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糖尿病与心脏健康: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

糖尿病与心脏健康: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心脏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从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同时,血脂异常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血脂异常的情况。肥胖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它不仅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还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至关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同时,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也非常重要,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避免心脏病的发生或恶化。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视频 糖甲视频: 糖友注意!这4类食物不能吃!

糖甲大院之糖友注意!这4类食物不能吃!

李连喜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7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糖甲视频:糖尿病=寿命倒计时?别慌!真相在这里!

糖尿病=寿命倒计时?别慌!真相在这里!

李连喜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一、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1、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风险较高,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2、中风:糖尿病患者中风的风险也较高。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肾脏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5、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感觉异常、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6、足部并发症:如足部溃疡、感染,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虽然较少见,但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需要紧急治疗。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以及定期进行眼科、足部和肾功能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至关重要。 二、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胰岛素治疗和代谢手术。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的调整 ⑴饮食控制:采用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⑵增加体力活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⑶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通过增加肠促胰岛素的水平来降低血糖。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通过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降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通过模拟人体内的肠促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同时有助于减重。 3、胰岛素治疗 对于那些口服药物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如急性并发症、手术、妊娠等),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4、代谢手术 对于BMI≥32.5 kg/m²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BMI在27.5 kg/m²至32.5 kg/m²之间且伴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代谢手术(如胃旁路手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甚至可能实现糖尿病的缓解。 5、定期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足部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干预。 每位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其个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并发症等)由医生个性化制定。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还包括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刘梦雅

主治医师

庐江县盛桥中心卫生院

14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西格列他唑单药治疗与西格列汀作为活性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双盲、III期试验(CMAS)

测试houyue8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泛激动剂Chiglitaz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测试houyue8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项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中国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添加Chiglitaz

测试houyue8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风湿性心脏病能否治愈?医生详解治疗方案!

风湿性心脏病能否治愈?医生详解治疗方案!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1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达格列净的作用及服用方法

达格列净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口服降糖药物,属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以下是关于达格列净的作用及服用方法的详细信息: 作用机制 达格列净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减少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促进尿糖的排泄。此外,它还可以减少钠的重吸收,增加钠向远端小管的输送。这些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并在某些情况下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适应症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可以作为单药治疗,或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它常与盐酸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联合使用,特别是在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心力衰竭: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达格列净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用法用量 初始剂量: 推荐为5mg,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 剂量调整: 如果患者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且耐受5mg每日一次,剂量可增加至10mg,每日一次。 特殊人群: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低血压患者以及正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在服用前应评估血容量状态和肾功能情况。 注意事项 多尿作用: 达格列净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能导致多尿,因此建议患者多喝水,以避免肾功能紊乱。 感染风险: 服用达格列净可能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的风险,患者应适量增加饮水,保持外阴清洁。 肾功能不全: 重度肾损害(eGFR低于25ml/min/1.73m²)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但如果能耐受,可继续服用直至透析。 低血糖: 由于达格列净可能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刘兴东

主任医师

长沙市中医医院

16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建议

饮食管理是2型糖尿病(T2DM)综合管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控制不仅有助于血糖的稳定,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结合最的研究进展和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为2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份详尽的饮食建议。 一、均衡膳食 1.食物多样化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膳食原则,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膳食营养均衡。食物种类应多样化,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肉、禽肉、蛋类、奶类、豆类及坚果等,每种食物都要适量摄入。 2.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目标,以维持适宜体重。减少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能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 二、优选食物种类 1.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选择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以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保持血糖稳定。 2.优质蛋白质 保证适量的高质量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蛋、奶、豆类等。同时,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摄入,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3.蔬菜和水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选择低糖、高纤维的品种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三、限制不良食物 1.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 尽量避免摄入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甜饮料、白面包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 2.高脂肪食物 限制高脂肪、高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油炸食 品、奶酪等。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坚果、鱼类、橄榄油等。 四、饮食细节管理 1.主食选择 主食应优先选择全谷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红薯等。这些食物能够提供持续的能量释放,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2.蛋白质摄入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建议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低脂的肉类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3.蔬菜搭配 蔬菜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选择多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如青菜、西兰花、胡萝卜等,以确保摄入各种营养成分 4.零食管理 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小食品作为零食如一片全麦面包、一把坚果等。控制零食的摄入量,以免影响正餐的摄入。5.水分平衡保持水分平衡,每天适量饮水,避免脱水。限制含糖饮料、酒精的摄入,以减少血糖波动。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可以适当喝一些无糖 茶饮,如绿茶、乌龙茶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控制盐摄入量 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应减少盐的使用,并选择低盐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2.个性化饮食计划 与医生和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不同,因此饮食计划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3.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饮食对血糖的影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遵循本指南,结合个体情况,合理搭配饮食 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代谢状况、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请注意,饮食管理仅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患者还需关注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等方面,以实现全面达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进行个性化调整。

曾令飞

主治医师

武汉太康医院

1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肥胖症患者如何减重不反弹?

减重不反弹的核心在于改变生活方式,而非短期节食或极端运动。以下是科学、可持续的方法,帮助你健康减重并长期保持: 一、饮食调整(关键基础) 1.控制热量缺口,但不过度 每日热量缺口建议在300500大卡(通过饮食+运动实现),避免极端节食(如每天低于1200大卡),否则代谢下降易反弹。 用App记录饮食,了解食物热量,但不必过度焦虑。 2.均衡营养,吃饱也能瘦 多吃蛋白质:鸡蛋、瘦肉、豆类、鱼类,增加饱腹感,减少肌肉流失。 选对碳水:糙米、燕麦、红薯等低GI主食替代精米白面,稳定血糖。 膳食纤维:蔬菜占餐盘1/2,水果选择低糖类(如莓果、苹果)。 健康脂肪:坚果、牛油果、橄榄油适量吃,避免反式脂肪(油炸食品)。 3.戒掉隐形热量 减少含糖饮料、奶茶、酒精;警惕“健康零食”(如果干、坚果过量)。 烹饪方式少油少盐,避免重口味引发暴食。 二、运动策略(长期坚持) 1.有氧+无氧结合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跳绳)帮助燃脂,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力量训练(如深蹲、哑铃)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避免复胖后体脂率更高。 2.日常活动量更重要 能走路不坐车,能站立不久坐,每天多消耗200大卡,一年可减脂10斤。 利用碎片时间运动(如爬楼梯、家务)。 三、心理与习惯(防止反弹) 1.不追求快速减肥 每周减重0.51斤更易维持,快速掉秤多流失水分和肌肉,反弹更快。 2.管理情绪化进食 压力大时用运动、冥想替代暴食;记录饮食日记,觉察饥饿信号。 3.允许偶尔放纵 每周安排1顿“自由餐”,避免长期压抑导致暴饮暴食。 4.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降低瘦素、增加饥饿素,导致食欲失控,建议每天79小时。 四、避免复胖的陷阱 极端节食(如单一食物、断碳):短期有效,但代谢损伤后更难减。 过度依赖代餐或减肥药:无法培养正确饮食习惯,停药易反弹。 完全不吃脂肪:优质脂肪对激素平衡至关重要,缺乏易暴食。 五、维持体重的关键 1.过渡期调整 达到目标体重后,逐渐增加热量至“维持水平”(比减肥期多200300大卡/天)。 保持运动习惯,肌肉量越高,越不易反弹。 2.定期监测 每周称重1次(固定时间),体重波动23斤属正常,超过5斤需调整饮食。 3.接受体重波动 生活总有聚餐、旅行,短暂增重后通过12天清淡饮食调整即可,不必焦虑。 总结 减重不反弹的本质是将健康习惯融入生活。与其追求“瘦”,不如聚焦“健康”——当你不再需要刻意坚持,而是自然选择均衡饮食、享受运动时,体重自然会稳定下来。

刘兴东

主任医师

长沙市中医医院

1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头晕,胃口不好。患者女性58岁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17

医生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需规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生活上建议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

雷星星

主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我被诊断出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想了解如何使用度拉糖肽进行治疗,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未提供。

就诊科室:老年病科

总交流次数:13

医生建议:对于二型糖尿病,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调整也非常重要。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注意饮食和运动的平衡。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恶心和呕吐等。

罗萍艳

主治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我是173厘米高、158公斤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饭后血糖高达12多,想了解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就诊科室:中医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141

医生建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管理非常重要。建议在早餐中增加粗粮和蛋白质的摄入,中午和晚上多吃蔬菜和适量的肉类,减少主食的摄入。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走、骑自行车或游泳。同时,需要注意减重,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在70公斤以下。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罗亚锋

副主任医师

襄阳市中医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糖尿病 的内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