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肺结核与肺癌: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

肺结核与肺癌: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

肺结核肺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肺结核患者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0倍。这是因为在少数情况下,肺结核可以引起慢性炎症瘢痕形成,这些病理改变可能导致上皮细胞的变异和癌变。然而,肺结核本身并不会直接转变为肺癌。

有一位名叫李先生的患者,他在30岁时被诊断出肺结核。经过长期的抗结核治疗和定期随访,他的肺结核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在45岁时,李先生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CT扫描和活检,医生最终确诊他患有肺癌。这种情况表明,尽管肺结核和肺癌是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不能被忽视。

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和呼吸道症状的监测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任何不寻常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避免空气污染和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也可以帮助降低肺癌的风险。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肺结核:了解这个古老的传染病

大家好,我是一名感染科医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肺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肺结核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中国,尽管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肺结核: 1. 什么是肺结核? 2.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3.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4. 如何诊断和治疗肺结核? 5. 如何预防肺结核? 希望通过这篇科普,能让大家对肺结核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1.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骼、肾脏甚至大脑(称为“肺外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就发现了结核病的痕迹。在抗生素发明之前,肺结核曾被称为“白色瘟疫”,死亡率极高。如今,虽然有了有效的药物,但全球每年仍有约1000万人感染肺结核,其中约140万人因此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数据)。 2.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甚至唱歌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如果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不过,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发病。感染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细菌进入体内,但免疫系统能控制住它,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发病,也不具有传染性。 活动性结核病:当免疫力下降(如HIV感染、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潜伏的结核菌可能“苏醒”并大量繁殖,导致发病。 注意:只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3.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症状可能比较隐匿,早期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 咳嗽持续2周以上(最典型的表现,可能伴有痰,甚至痰中带血) 低烧(尤其是午后发热) 夜间盗汗(睡觉时大量出汗) 体重下降、食欲不振 胸痛、疲劳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长期咳嗽不愈,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 4. 如何诊断和治疗肺结核 (1)诊断方法 痰涂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是否有结核菌。 痰培养:更准确,但耗时较长(可能需要几周)。 胸部X光或CT:观察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 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如T-SPOT):用于检测是否感染结核菌,但不能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 (2)治疗原则 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但必须规范用药,否则容易导致耐药结核(治疗更困难、费用更高)。 标准治疗方案: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的联合用药(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 耐药结核:如果患者对一线药物耐药,可能需要使用二线药物,疗程可能长达18-24个月。 关键点:不能随意停药! 即使症状好转,也要完成整个疗程,否则容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5. 如何预防肺结核? (1)接种卡介苗(BCG) 卡介苗可以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但对成人肺结核的保护力有限。我国新生儿一般会接种。 (2)减少传播风险 如果家人或同事确诊肺结核,应配合医生进行筛查。 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对着他人咳嗽,痰液要用纸巾包裹后焚烧或消毒处理。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飞沫浓度。 (3)增强免疫力 - 健康饮食,保证营养。 -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 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HIV感染等)。 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关键是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长期咳嗽、低热、消瘦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检查。 作为感染科医生,我也呼吁大家:不要歧视结核病患者,他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治疗和社会的支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提高防病意识,就能共同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希望这篇科普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健康无小事,防病于未然!

曾兰兰

副主任医师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点的每一支烟,都在为结核菌“开绿灯”!

老烟民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但是你知道吗?当你在烟雾缭绕中“享受”时,你的肺部可能正经历一场危险的战斗——吸烟不仅伤肺,更会大幅增加感染结核菌的风险! 今天,让我们来揭开吸烟与肺结核之间的关联。 吸烟是如何“助攻”肺结核的?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肺部。而吸烟者,恰恰为这种致病菌提供了“温床”: 1.免疫力下降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削弱肺部免疫细胞功能,让结核菌更易入侵 2.肺部环境恶化 吸烟会导致支气管纤毛受损,痰液滞留,病菌难以排出,感染结核菌风险倍增。 3.延误诊断 吸烟者常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与肺结核症状相似,易被误诊或漏诊。 此外,吸烟还会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加速病情的发展和恶化,形成复治、难治肺结核,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而且还会增加治疗费用。 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研究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肺结核的风险增高2.2倍,每日吸烟支数越多、吸烟年限越长的重度吸烟者,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越高。 二手烟民同样危险 吸烟除了对个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周围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二手烟暴露同样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结核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来说,这种风险更为显著。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等症状,请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 拒绝吸烟远离肺结核 吸烟与肺结核的“组合拳”足以摧毁肺部健康。但幸运的是,戒烟永远不晚!从今天开始,放下手中的香烟,给肺一个重生的机会,也为自己和家人筑起健康屏障。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结核病患者应该主动戒烟,并且结核病治愈后也不要再度吸烟,亲友家属也应避免在结核病患者面前吸烟。 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香烟和结核病共同打造健康环境

姜胜伟

主治医师

旬阳市仁河口镇卫生院

1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症状像感冒,传染性强,儿童结核病怎么治?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健康是最为重要的基石。然而,有一种疾病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悄悄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它就是儿童结核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儿童结核病,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的元凶是 结核分支杆菌 ,人体器官各脏器除毛发、牙齿和指甲外,都可发生结核病, 但肺是最容易被侵犯的器官 ,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核病主要是指的 肺结核 。 警惕结核病症状 儿童结核病的高发年龄段是5岁以下儿童,儿童结核病的症状可能与成人不同。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并就医: 持续咳嗽 :儿童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咳嗽,有些咳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愈。这种咳嗽可能会逐渐加重,并且通常不易通过常规方法治愈。 低热和盗汗 :儿童可能会出现周期性的低热,尤其是在夜间。这种低热会伴随着盗汗,导致孩子的衣服或床单湿透。 体重下降和食欲不振 :儿童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即使食量正常或增加,也无法保持正常的体重。 胸部疼痛 :儿童可能会感到胸部不适或疼痛,尤其是当深呼吸或咳嗽时。 呼吸困难 :当结核病累及肺部时,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不适的症状。 儿童结核病能否根治?儿童如何预防结核病? 规范治疗 : 在规范治疗下 儿童结核病治愈率达98%。治疗遵循 “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 原则,疗程通常为 6 个月以上。 按时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有效武器 ,新生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若家庭成员出现咳嗽、低热等症状,需及时排查结核病。 加强营养与锻炼: 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踢球等,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定期体检: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孩子,更要密切关注,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华清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1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咳血: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每一口血痰都是生命在呼救

清晨咳出一口带血的痰,有人觉得是 “ 上火 ” ,有人认为是 “ 用力过猛 ” ,甚至有人轻描淡写地说 “ 咳点血死不了人 ” 。但医学数据显示,每 10 个咳血患者中就有 1 人最终确诊 为 肺癌,而拖延就医导致的死亡率高达 30% 。这不是危言耸听——您咳出的每一滴血,都可能是身体在用最惨烈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一、咳血不是 在 “ 微笑 ” ,而是 “ 身体在喷火 ” 咳血( Hemoptysis )的本质是呼吸道血管破裂出血,根据出血量可分为: 痰中带血丝:血丝混合在透明或黄色痰液中(每日 <5ml ) 鲜血痰:痰液呈现鲜红或暗红色(每日 5-100ml ) 大咯血:口鼻喷出鲜红血液(每日 >100ml ),致死率高达 80% 特别警示:即使只是偶尔痰中带血,也可能是肺癌早期唯一症状。临床统计显示, 57% 的中央型肺癌患者首次就诊原因就是痰中带血。 二、隐藏在血痰背后的 “ 致命杀手 ” 1. 支气管扩张症:呼吸道的定时炸弹 典型特征:长期大量脓痰 + 反复血痰 危险真相:扩张的支气管壁布满脆弱的血管网,一次剧烈咳嗽就可能引发致命大咯血 关键数据:未规范治疗者 10 年内死亡率达 40% 2. 肺结核:沉默的白色瘟疫 警示信号:午后低热 + 夜间盗汗 + 血痰 致命隐患:结核菌侵蚀肺动脉可形成 Rasmussen 动脉瘤,一旦破裂会瞬间窒息 现状:耐药结核患者中,大咯血发生率较普通结核高 3 倍 3. 肺癌:悄然逼近的死亡阴影 早期征兆:间断性少量血痰,无痛感,易被忽视 高危人群: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 ×年数) >400 者风险激增 触目惊心:门诊接诊的痰中带血患者,约 1/5 最终确诊肺癌 4. 肺栓塞:突如其来的死亡快递 死亡预警:突发胸痛 + 呼吸困难 + 血痰 抢救窗口:黄金救治时间仅 为 6 小时 高危群体:长期卧床、近期手术、口服避孕药人群 三、这些情况必须立即急诊!(救命清单) 1 、 任何量的鲜血直接咳出(非痰中带血) 2 、 血痰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皮肤湿冷 3 、 24 小时内累计出血量超过一矿泉水瓶盖(约 5ml ) 4 、 吸烟者出现无痛性血痰,即使只有一次 5 、 血痰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手指杵状变形 注:夜间急诊若遇咯血,切忌平躺!应立即采取患侧卧位(如左肺出血向左侧卧),防止血液淹溺健侧肺。 四、确诊必须完成的 “ 生命安检 ” 1 、 急诊三剑客: ① 增强 CT 血管成像( CTA ): 10 分钟锁定出血血管 ② 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毫米级破损血管 ③ D- 二聚体检测:排除肺栓塞 2 、 门诊金标准: ① 低剂量胸部 CT ( LDCT ):发现 3mm 以上肺癌病灶 ② 电子支气管镜:直视出血部位并活检 ③ 痰液基因检测:发现早期肺癌突变基因 五、与死神赛跑的现代急救技术 1 、 介入栓塞术:通过导管注入明胶海绵,瞬间封堵出血血管(成功率达 95% ) 2 、 冷冻止血: -196 ℃氩气瞬间冻结出血灶 3 、 射频消融:精准灭活肿瘤出血源 4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微创切除病变肺段 重要提醒:大咯血患者切忌自行服用止血药!错误用药可能导致血块堵塞气道 , 发生窒息 。 每一口血痰都是生命的倒计时 , 在急诊室,我们见过太多因忽视血痰而抱憾终生的案例: 28 岁的程序员把肺癌咳血当作咽炎,耽误手术时机; 65 岁的老人将支气管扩张咯血视为 “ 老毛病 ” ,最终窒息离世 ... 咳血不是疾病,而是身体在用最极端的方式呼救。 请记住:发现血痰当天就诊,生存率可提升 70% ;拖延超过 72 小时,死亡率将呈几何倍数增长。 现在,请放下手机,对照镜子深咳嗽三声 ——若发现任何血色痕迹,请立即前往医院!您的生命,值得分秒必争。 烟草是健康最大的危害,珍惜生命从现在开始吧! 戒烟!戒烟!!戒烟!!!

林士军

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14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混合磨玻璃密度肺结节随访指南

1. 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Glass Nodules, MGGN)简介: 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是指在胸部CT影像中,结节部分呈现为磨玻璃状影像(Ground-Glass),而另一部分则为实性(solid)部分。与纯磨玻璃结节(GGN)不同,混合磨玻璃结节有部分区域显示出更高的密度,通常为白色,类似固体结节的外观。 磨玻璃部分: 是指结节的边缘较为模糊,密度较低的区域,可能提示结节尚未完全实质化,仍有可能为良性或早期肿瘤。 实性部分: 为结节的密度较高区域,显示为类似肺组织的白色或亮白色影像。实性部分通常暗示结节可能有恶性风险,尤其是当实性部分逐渐增大时。 2. 混合磨玻璃结节的临床意义 良性原因: 混合磨玻璃结节可能是慢性炎症、感染或良性肺病变(如肺结核、肺部纤维化)引起的。 恶性原因: 混合磨玻璃结节可能是肺腺癌的早期表现,特别是当实性部分较大或出现快速增长时,恶性可能性增大。 3. 复查和随访指南 复查和随访对于混合磨玻璃结节尤为重要,因为其潜在的恶性风险相对较高。复查的频率和方法通常取决于结节的大小、形态变化及患者的风险因素。 复查的主要原则: 结节小于5mm:如果是混合磨玻璃结节,通常建议首次复查间隔为6至12个月,并观察结节是否增大或形态改变。 对于直径小于5mm的结节,如果未见增大,可以延长随访间隔。 结节5mm至10mm:对于此类结节,建议在3至6个月后进行复查,观察是否增大,特别是实性部分是否增大或发生变化。 如果结节无显著变化,随访间隔可以延长至12个月。 结节大于10mm:对于直径大于10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建议3至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特别是如果实性部分较大,建议尽早进行进一步评估。 如果结节增大或出现新的不规则特征,建议考虑PET-CT或进行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4. 复查时的关注要点 结节大小变化: 混合磨玻璃结节最需要关注的是实性部分的增大。如果实性部分增大,提示结节恶性可能性增高。 结节密度变化: 磨玻璃区域变得更加实性,或原本的磨玻璃部分变得更加清晰,这可能是肿瘤发展的一种信号。 边缘变化: 不规则的边缘、分叶状、分裂等特征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指征。 5. 检查手段 高分辨率CT(HRCT): 高分辨率CT是评估混合磨玻璃结节最常用的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结节的形态、大小及密度变化。 PET-CT: 当混合磨玻璃结节有较大实性部分时,PET-CT有助于判断结节的代谢活动和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肺穿刺活检: 如果结节的大小有所增加且形态发生变化,建议进行肺穿刺活检,以进一步确诊结节的性质。 6. 患者管理与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确保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 症状监测: 任何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的出现都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时就诊。 避免吸烟: 吸烟是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污染源。 7. 结论 混合磨玻璃结节的随访是肺部疾病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结节大小、形态的变化对其恶性风险的判断至关重要,特别是实性部分的增大可能提示恶性风险的提高。因此,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特征、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复查计划。及时的复查和监控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肺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文剑波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结节术后随访建议

林贵湖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肺结节(一)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中发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部病变。以下是关于肺结节的简单介绍: 定义 • 大小:直径≤3厘米的肺部圆形或类圆形病变称为肺结节;直径>3厘米的病灶称为肺肿块,恶性概率相对较高。 • 形态:通常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可以清晰或模糊。 分类 • 按密度分类: • 实性结节:密度较高,完全遮盖了其中的血管和支气管结构。 • 磨玻璃密度结节(GGN):密度轻度增高,呈云雾状淡薄影,不会掩盖其中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 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包含磨玻璃密度和实性密度的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在纵隔窗中可见。 • 按数量分类: • 孤立性肺结节:肺内仅有一个结节。 • 多发性肺结节:肺内有多个结节。 可能的病因 • 良性原因: • 炎症:如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如肺炎、肺结核等。 • 肉芽肿:如结核肉芽肿、真菌肉芽肿等。 • 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肺纤维瘤等。 • 囊肿:如肺囊肿。 • 瘢痕组织:如陈旧性肺炎或肺结核后遗留的瘢痕。 • 恶性原因: • 原发性肺癌:如肺腺癌、鳞状细胞癌等。 • 转移性肿瘤: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到肺部形成的结节。 临床表现 • 无症状:大多数肺结节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没有明显症状。 • 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尤其是结节较大或伴有感染时。 评估和处理 • 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评估肺结节的主要方法,可以提供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详细信息。 • 随访观察:对于小的、良性的或低风险的结节,通常建议定期随访,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观察结节的变化。 • 病理学检查:如果结节较大、生长迅速或有恶性征象,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诊断。 • 治疗:根据结节的性质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等。 总之,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病变,大多数是良性的,但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随访来评估其性质,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文剑波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结节是否应该每年随访CT

肺结节患者是否应每年复查胸部CT需依据结节的性质、大小及患者的风险因素等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情况: 良性结节 - 对于直径小于8毫米,且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动态观察无变化的良性结节,一般不需要每年复查胸部CT。如首次发现后随访2-3年无变化,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如每2-3年复查一次。 - 部分考虑良性但无法完全确诊的结节,如炎性结节等,可能需在治疗后3-6个月复查,若结节缩小或消失,后续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不一定每年复查。 恶性风险低的结节 - 直径8毫米以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一般建议每年复查胸部CT,密切观察结节变化。 - 直径8-15毫米,无明显恶性特征的结节,也可每年复查胸部CT,以便及时发现结节是否有增大、形态改变等恶性倾向。 恶性风险高的结节 - 直径大于15毫米,或直径8-15毫米但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恶性特征的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如PET-CT、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可能不单纯是每年复查CT,而是根据病情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 随访过程中结节有增大、实性成分增多等变化的,不论结节大小,都应缩短复查间隔,可能3-6个月复查,必要时及时手术等治疗。

张祎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2月新疗法速递:7种新药获批,肺癌、结直肠癌、皮肤癌患者福音!

12月即将过去,这个月,我们一起见证了很多国外新药的获批,给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小编盘了盘12月FDA、欧盟等获批/建议批准的药物,一起来看看这些新药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 肺癌新药奥希替尼获批欧盟 获批时间:12月23日 适应证: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且患者肿瘤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替代突变,并且患者在铂类放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未进展。 治疗效果: 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病情控制得更好。具体来说,患者平均可以维持39.1个月不出现病情恶化,而对照组仅有5.6个月。此外,奥希替尼组患者在一年后还有74%的人病情没有恶化,而对照组只有22%。 在公布的生存时间上看,奥希替尼组患者36个月的生存率是84%,而对照组为74%。 欧盟批准新组合疗法用于结直肠癌 获批时间:12月23日 适应证: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成年患者的一线治疗 治疗效果: 试验的随访时间约31.5个月,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发现,接受组合治疗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79%。具体来说,使用这种组合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病情恶化,而接受化疗的患者,平均5.9个月后病情就恶化了。 结直肠癌新药获批FDA!61%患者病情改善 获批时间:12月20日 适应证:FDA加速批准encorafenib(Braftovi)联合西妥昔单抗和mFOLFOX6(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用于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治疗效果: 新药治疗方案的患者中有61%的人病情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只有化疗或者化疗加上另一种药物)的患者中只有40%的人病情得到了改善。此外,第一种治疗方案的病情改善持续时间也更长,约13.9个月。这个研究结果帮助了这种新治疗方法的快速批准。 首款间充质细胞疗法获FDA批准上市 获批时间:12月18日 适应证:FDA批准Ryoncil(remestemcel-L-rknd)用于治疗2个月以上儿童患者的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治疗效果: 研究共纳入56名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患者每周静脉输注两次干细胞,连续4周进行输注,共8次。需要注意的是,输注时间间隔至少≥3天。后续治疗需根据初始治疗后28天的情况,可以继续治疗。 治疗效果通过疾病缓解率、持续时间来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6名研究参与者(30%) 在接受Ryoncil28天后达完全缓解,而22名研究参与者(41%)达部分缓解。 FDA批准肺癌新药恩沙替尼上市 获批时间:12月18日 适应证:FDA批准恩沙替尼(Ensacove)上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 治疗效果: 患者1:1接受恩沙替尼或克唑替尼治疗。与克唑替尼相比,新药治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风险比(HR)为0.56,这说明用新药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风险仅为使用克唑替尼患者的56%。 在具体生存期方面,恩沙替尼组的中位PFS为25.8个月,而克唑替尼组为12.7个月。 FDA批准晚期皮肤癌新药cosibelimab 获批时间:12月13日 适应证:cosibelimab获FDA批准,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或放疗的转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或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 治疗效果: 这款药物的获批基于临床试验,一共纳入了109名患者,接受新药治疗,药物的给药剂量是1200mg,每3周静脉输注60min。 研究涉及两种皮肤癌(mCSCC和laCSCC)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主要关注两个指标:一是治疗后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比例(客观反应率,ORR),二是这种反应能持续多久(反应持续时间,DOR)。 对于mCSCC患者(共有78人),大约有47%的人对治疗有反应。 对于laCSCC患者(共有31人),大约有48%的人对治疗有反应。 胰腺癌、肺癌新药获批FDA 获批时间:12月4日 适应证:zenocutuzumab-zbco获得FDA批准,用于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且携带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融合的胰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在既往全身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 治疗效果: 胰腺癌患者共30名,使用新药治疗后,有40%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改善,这些患者的病情改善持续时间从3.7个月到16.6个月。 非小细胞肺癌共64名,使用新药治疗后,有33%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改善,这些患者的病情改善持续的中位时间是7.4个月。

京东海外医疗

2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癌新药奥希替尼获批欧盟,用药患者3年来病情稳定

当地时间12月23日,欧盟批准奥希替尼上市,用于特定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这类肺癌是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且患者肿瘤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替代突变,并且患者在铂类放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未进展。 据了解,奥希替尼是目前首个在欧盟获批用于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抑制剂和靶向治疗。 该项获批是基于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研究共纳入216例患者,将其分配在奥希替尼或对照组,奥希替尼组有143人,对照组有73人。 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病情控制得更好。具体来说,患者平均可以维持39.1个月不出现病情恶化,而对照组仅有5.6个月。此外,奥希替尼组患者在一年后还有74%的人病情没有恶化,而对照组只有22%。 在公布的生存时间上看,奥希替尼组患者36个月的生存率是84%,而对照组为74%。 在安全性方面,奥希替尼组中有35%患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3级及以上),而对照组只有12%。其中,放射性肺炎这种不良反应在两组中都有出现,但大多数都是轻微的。 奥希替尼的这一批准为特定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肺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日本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约为43.2%,Ⅳ期生存率仅8.4%。美国肺癌和支气管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26.7%。 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和筛查方法,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肺癌至关重要。 危险因素 肺癌常见危险因素整理成表格,符合下列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别忘了去定期筛查! 筛查方式 全国肿瘤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在45岁之后显著增加,因此,《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国内指南推荐低剂量螺旋CT(LDCT)来筛查。建议使用16排及以上的多排螺旋CT。不推荐使用胸部X线检查、MRI检查、PET-CT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进行肺癌筛查。

京东海外医疗

2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发热、痰多,疑是肺结核,但PPD四次阴性,曾接触结核病人。患者男性18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18

医生建议:患者有发热、痰多的症状,但PPD四次阴性,胸片无异常,建议复查胸片,如无异常,可排除肺结核。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病情变化,请及时就医。

杨俊发

主治医师

泰州市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在打完新冠疫苗后出现喉咙痰、心悸和胸闷的症状,肺部CT显示有一个炎性增殖性结节,担心是否需要用消炎药治疗。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23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炎性增殖性结节可能是新冠后遗症的一种表现。建议患者在半年后再做一次肺部CT以监测结节的变化。同时,使用消炎药可以帮助消除结节。除了用药外,戒烟、避免空气污染、定期锻炼和保持健康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建议,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和减少肺部问题的风险。

范培传

副主任医师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49岁婆婆被诊断出肺部阴影,医生开了沙星片,患者想知道是否是肺结核以及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医生建议:根据检查结果,存在肺结核的可能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同时,注意休息和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洗手和消毒。

胡秀文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肺结核 的内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