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张楚

宫外孕:当“宝宝”走错了路

宫外孕:当“宝宝”走错了路
一、宫外孕是啥玩意儿?
宫外孕,就是受精卵没在子宫里好好待着,跑到了别的地方。正常情况下,受精卵应该在子宫里安家,但有时候它会迷路,跑到输卵管、卵巢、腹腔或者宫颈这些地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宫外孕可是个危险分子,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要命!
 
二、宫外孕都有啥症状?
宫外孕的症状和正常怀孕有点像,但也有自己的“独家标志”:
1.  停经:大部分宫外孕的姐妹会有停经的情况,停经时间一般在6-8周左右。
2.  腹痛:这是宫外孕最明显的症状。一开始可能是隐隐约约的疼,但当输卵管里的胚胎“撑爆”输卵管时,就会突然剧痛,疼得你满地打滚。
3.  阴道出血:胚胎“死翘翘”后,就会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颜色通常是深褐色或黑色,量不多,但滴滴答答的,让人心里发慌。
4.  晕厥休克:如果输卵管破裂,血流不止,就会出现晕厥甚至休克,这时候可就危险了,得赶紧去医院。
5.  其他症状:还可能会恶心呕吐头晕心慌、肩部或颈部疼痛肛门坠胀感等等,总之就是各种不舒服。
 
三、为啥会宫外孕?
宫外孕可不是无缘无故找上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输卵管“堵车”:
•  输卵管发炎:输卵管发炎就像路上堵车一样,受精卵过不去,只能在半路“安家”。
•  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输卵管长得不正常,受精卵也很难顺利到达子宫。
•  输卵管手术后:手术后输卵管可能会有点“不灵光”,受精卵就容易“迷路”。
2.  子宫“不友好”:
•  子宫畸形:子宫长得不正常,受精卵就不愿意在里面待。
•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会“霸占”子宫的空间,受精卵就只能去别的地方。
3.  卵巢“捣乱”:
•  排卵功能异常:卵巢排卵不正常,受精卵就容易在输卵管里“赖着不走”。
4.  其他“捣蛋鬼”:
•  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这些坏习惯会影响生殖系统,增加宫外孕的风险。
•  避孕失败:避孕药、宫内节育器这些避孕措施失败了,宫外孕的风险也会增加。
•  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乱了套,受精卵就容易“走错路”。
 
四、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宫外孕?
如果你有上面说的那些症状,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诊断宫外孕:
1.  问病史和检查身体:医生会问你停经、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还会给你做盆腔检查。
2.  抽血检查:查血HCG水平,宫外孕的血HCG通常比正常怀孕低。
3.  B超检查:B超可以看到子宫里有没有妊娠囊,宫旁有没有异常包块。
4.  后穹隆穿刺:通过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取腹腔内的积血,帮助确诊宫外孕。
5.  腹腔镜检查:如果条件允许,腹腔镜可以直接看到宫外孕的部位和情况。
 
五、宫外孕怎么治?
宫外孕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期待治疗:如果你的症状不严重,血HCG水平低,包块小,医生可能会让你先观察,定期复查。
2.  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不严重,血HCG水平在2000miu/ml以下,包块直径小于4.0cm,医生可能会给你用甲氨蝶呤(MTX)这种药,让胚胎“死掉”。
3.  手术治疗:如果怀疑输卵管破裂,包块大,或者你不想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手术方式有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和输卵管切除术。
 
六、怎么预防宫外孕?
虽然宫外孕有点“防不胜防”,但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风险:
1.  保护生殖系统:
•  重视盆腔炎症的预防,特别是性传播疾病。
•  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流,保护输卵管和子宫。
2.  健康生活:
•  戒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避免长时间使用对激素水平产生影响的药物。
3.  定期检查:
•  准备怀孕前,去做个全面的妇科检查,确保生殖系统健康。
•  如果有输卵管疾病或不孕症,和医生好好商量,选择合适的受孕方式。
4.  心理支持:
•  宫外孕对心理打击很大,家人要多关心,多安慰。
•  记住,宫外孕不是绝症,很多姐妹治疗后都能生健康宝宝。
 
七、宫外孕后的护理
1.  心情要好:宫外孕后心情可能会低落,但一定要保持乐观,多和家人朋友聊天,释放压力。
2.  注意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洗,术后6周内别同房。
3.  定期复查:治疗后要定期查血HCG,必要时做B超,确保身体恢复正常。
4.  避孕措施:治疗后6-12个月内,最好用避孕套避孕,别急着怀孕。
5.  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慢性盆腔炎和输卵管粘连,必要时吃药或做物理治疗。
 
宫外孕虽然可怕,但只要了解它,预防它,治疗它,就能平安度过。希望每个准妈妈都能顺利生下健康的宝宝!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文章 盆腔炎: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什么是盆腔炎? 盆腔炎,全称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指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它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会转为慢性盆腔炎,后者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盆腔炎的常见症状 • 下腹部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为持续性钝痛或剧痛,多位于下腹部正中间或双侧。在活动、性交后,疼痛往往会加剧。 • 阴道分泌物异常:分泌物可能增多,颜色发黄或呈脓性,有时伴有异味。 • 发热与寒战:炎症较重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甚至伴有寒战。 • 月经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月经异常表现。 • 性交疼痛:由于炎症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性交时可能出现疼痛。 盆腔炎的成因 •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或流产后,女性的生殖道处于开放状态,容易被细菌感染。 •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人工流产、宫腔镜检查等手术后,如果没有做好术后护理,容易引发感染。 • 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口微张,此时如果不注意卫生,细菌容易侵入盆腔。 • 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会蔓延至盆腔。 • 性生活不洁:性生活过程中,如果双方未做好清洁工作,或者存在多个性伴侣的情况,都会增加盆腔感染的风险。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 一般处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使炎症局限。给予充足的营养及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小量输血,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 • 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治疗盆腔炎的主要手段,通常需要联合用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对于慢性盆腔炎,还可以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中药。 • 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盆腔脓肿、盆腔脓肿破裂出现急性盆腔腹膜炎体征、反复急性发作形成盆腔炎性包块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盆腔炎的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避免穿着紧身或化纤质地的内裤。 • 经期卫生:月经期间,选择合格的卫生用品,并定期更换。避免游泳和盆浴,禁止性生活。 • 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双方应清洗外生殖器,避免不洁性行为。 • 保持大便通畅: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性状。如果出现大便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炎症。 盆腔炎虽然常见,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重视盆腔健康,远离盆腔炎的困扰。

张楚

副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1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宫外孕 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