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赵亮

室性早搏的危害

室性早搏的危害

室性早搏是指在心脏正常心跳之外的额外异常跳动,可能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1. 引起胸闷、心慌的症状:由于心跳不规律,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快、跳得重,这些症状可能都是由早搏引起的。

2. 长期的早搏可能导致心功能下降:由于不规律的收缩,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严重受到影响,在5-10年之后,大部分患者的心功能都会比没有早搏的人下降不少。

3. 长期的早搏可能导致心肌病:一些患者早搏的数量可以达到4-5万次/24小时之多,这些患者在随访中出现了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的情况。

因此,不要轻视早搏引起的危害。如果平时摸到自己的脉搏不齐,或者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早搏,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早搏数量,然后就诊。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文章 房颤的危害

我们知道了房颤这个疾病后,它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的危害呢? 发生房颤时我们的心房电流频率极快,完全失去了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常见的会引起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 引起心慌,胸闷,气急的症状,当发生房颤时,心室的频率会达到100-140次/分,有的甚至达到170-180次/分,我们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会到这么快的心率,即使在运动的情况下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心跳,因此很多患者上述症状很严重; 2. 血栓形成。房颤时心房几乎失去了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血流不能很好的流动,有句话叫“流水不腐”,同样的道理,当血液几乎不流动时,就很容易形成血栓在心房里,这些血栓是很不稳定的,随时有可能脱落下来进入我们的动脉,最常进入我们的大脑,从而引起大面积的脑梗塞,进而导致偏瘫,甚至死亡; 3. 心房的收缩和舒张提供了我们心脏15-25%的功能,当发生房颤时,这部分功能就丧失了,长此以往很多患者就会发生心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因此,发现自己有房颤,应尽快就诊,尽快治疗。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房颤--通俗的理解

各位病友后,很多患者在做完心电图后可能会看到一个“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诊断,这是什么疾病呢? 我们正常人的心脏中是存在生物电的,并且是有规律的在正常的“电路”中存在的,从而带动我们的心脏收缩和舒张。而发生了房颤之后,我们的心房就失去了正常电流活动的规律,正常时我们的电流频率在60-100次/分,而发生房颤时,心房的电流频率可以达到500-600次/分,甚至更高,因此说到底实际上是房颤就是一种心脏的“电路”疾病。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室性早搏需要导管消融治疗?

在门诊中,室性早搏(室早)患者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考虑导管消融治疗: 1. 室早引起了明确的胸闷、心慌症状。 2.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数量在8000-10000次以上。 3. 室早引起了室速或者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如果有以上情况,建议进行导管消融治疗以根治室早。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房颤患者:以导管消融为主的综合治疗进一步提高窦性心律维持

目前,我国房颤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其最大的危害在于引起脑梗塞和心功能的损害。 房颤的导管消融术近年来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与传统的药物相比,其根治房颤的成功率远高于药物、电复律等其他方法。手术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体表仅留有很小的穿刺伤口,手术过程约1-3个小时,手术全程也无需全身麻醉,术后当天或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3-4天。由于这些独特的优点,已为广大的医师和患者所越来越接受,也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痛苦,避免了房颤引起的后遗症。 但即使是最好的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尤其对于持续性房颤和慢性房颤的患者,彻底根治房颤可能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个人的临床和手术经验中,一个好的医生对于持续性房颤和慢性房颤的治疗,不仅仅是导管消融手术要做到尽善尽美,更要把药物、电复律等其他治疗手段综合应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 在个人长期和大量的房颤治疗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以导管消融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得综合治疗疗效最大化。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青年的窦性心动过缓---新的治疗方法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病例: 患者张某,28岁,近2年来自觉头晕、乏力,多在活动或工作繁忙时自觉“力气不够用”,体格检查心律49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8次/分;自高考体检时心电图即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后多次体检均为窦性心动过缓。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在临床诊治患者的过程中,经常可以接诊到一些中青年的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他们的年龄多小于45岁,存在由于心动过缓而导致的各种症状,如头晕、乏力、活动时心率未能及时上升等;而常规的检查又未能显示他们的心脏存在器质性的病变。 这些患者的下一步治疗给医生提出了挑战,按照目前的治疗指南,他们均符合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但是却又存在很多问题:(1)由于年龄偏小,按照平均6-7年的起搏器电池使用寿命,他们可能需要更换多达5-8个起搏器,无论从身体还是经济的角度来说,均是一个负担;(2)植入起搏器后,均为非生理性部位的起搏,长期依赖起搏器,对心脏的功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近期我们对这样的患者进行了心脏电生理的检查,发现他们的心脏电传导系统的功能均是正常的,但大多数存在心脏“迷走功能亢进”的表现。迷走神经在心脏发挥功能的表现之一就是减慢心率,它的功能亢进可能是这部分患者长期心动过缓的原因之一。 我们对这些患者实施了“去迷走神经功能化”的消融手术,术后患者的24小时总心率、平均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均比术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无并发症发生。 虽然观察时间较短,病例数有限,但我们看到了一种除起搏器之外的新的治疗方法的希望和前景,为避免从中青年阶段即长期依赖起搏器,我们这种治疗的新方法更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样理解阵发性室上速和预激综合征?

大家好,很多病友在看到心电图上给出这样诊断,往往比较困惑,这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疾病?通俗一点来讲,我们正常人的心脏存在一条“电路”,这条电路将生物电从心房经过房室结传导到心室,从而保证了我们心脏的正常运转--收缩和舒张。而患有阵发性 室上速和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则在这条正常电路之外,多余存在一条或者多条电路,往往是先天性的。那么正常电路和多余的这条电路之间就很容易形成电流回路,从而诱发心动过速的发生,导致心率突然增加到150-200次/分,甚至更高。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疾病就是心脏的电路出了问题,医学上称之为心律失常的一种。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阵发性房颤---为什么首选导管消融治疗,而不是药物控制

大家好,有很多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到我这里就诊时,我总会推荐首选导管消融治疗,而不是药物控制,很多病友一时不能接受,那么我推荐导管消融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大数据证明了导管消融优于药物:在导管消融治疗房颤问世之后,它与药物谁的效果更好一直是大家心中的一个疑问,近些年来,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大量研究证明,导管消融在阵发性房颤中的疗效远高于药物,比如下面这些文章(参考文献1-7),均是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中,并且已经写入国际国内关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指南之中,目前,导管消融是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 二、导管消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由初期的耗时长、并发症相对较多的情况,发展到现在的手术时间短、技术成熟、并发症明显减少的阶段。很多病友担心手术风险,那么这个技术到今天为止,可能称得上“疗效好、低风险”这六个字,而且全程采用微创的技术,对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很快,我的大量的病人都是手术1个小时完成,住院3天,对生活和工作都影响较小。 三、药物长期服用可能的副作用较多:如目前治疗房颤疗效最好的药物胺碘酮(可达龙),长期服用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肺间质病变、角膜沉淀、皮肤色素沉着等等副作用,临床中很难有患者能够长期服用下去。 因此,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建议首选导管消融,因为它代表着更新的治疗理念、更好的疗效。当然,这个技术也有其一定的操作难度,建议到有经验的大医院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Calkins H,Reynolds MR,Spector P,et al.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antiarrhythmic drugs 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two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09;2:349-61.[PubMed:19808490] 2. Bonanno C,Paccanaro M,La VL,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 Cardiovasc Med(Hagerstown).2010;11:408-18.[PubMed:19834326] 3. Nair GM,Nery PB,Diwakaramenon S,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 compa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antiarrhythmic med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09;20:138-44.[PubMed:18775040] 4. Parkash R,Tang AS,Sapp JL,et al.Approach to the catheter ablation technique of paroxysmal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a meta-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1;22:729-38.[PubMed:21332861] 5. Piccini JP,Lopes RD,Kong MH,et al.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09;2:626-33.[PubMed:20009077] 6. Terasawa T,Balk EM,Chung M,et al.Systematic review: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Ann Intern Med.2009;151:191-202.[PubMed:19581635] 7. Ip S,Terasawa T,Balk EM,et 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AHRQ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views.2009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1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我经常感到胸口疼痛、心慌和出汗,肩胛骨也会疼,之前的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但医生说暂时不需要处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患者男性64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47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包括冠心病、胃肠道问题或神经系统问题。我们建议你进行冠脉CTA和胃镜检查,以排除这些可能性。同时,胸部CT也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非常重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查看详情

38岁男性体检发现室性早搏,心脏彩超正常,吃参松养心胶囊后早搏次数下降,停药后升高,求医生建议。患者男性37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68

医生建议:室性早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手术。建议继续服用莫雷西嗪,并在一个月后复测动态心电图。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查看详情

年轻女性出现心率过快、呼吸困难,平躺时加重,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改善生活习惯。患者女性30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首先,需要排除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同时,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焦虑。可以尝试服用麝香通心滴丸或单硝酸异山梨酯来改善心脏供血。如有需要,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调搏治疗。

赵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室性早搏 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