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其好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牙龈癌次之,其次为颊癌、腭、唇、口底癌。好发部位的不同,与人种、地区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习惯、嗜好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口腔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烟、酒嗜好吸烟致癌特别是口腔癌和肺癌几乎已被公认,吸烟的方式导致癌的发生部位也有所不同,如吸纸烟主要引起肺癌;吸烟斗或卷烟主要导致唇癌或口腔癌。饮酒也可增加口腔癌的发病几率,而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另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同时兼有饮酒和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机会更高,比单嗜烟或单饮酒者要高出2.5倍。如果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和饮高度酒半斤以上,则发生口腔癌的几率更高。
2、紫外线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户外工作者,特别是农民、渔民或牧民,易患唇癌。
3、慢性刺激在尖锐的牙尖、牙齿的残根、劣质的假牙相应部位,经长期刺激后可发生癌变,尤其常见于舌及颊粘膜。不良的口腔卫生等关系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再加机械性损伤可成为癌症发生的因素。另外,还有化学、营养、机体免疫、遗传等因素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
早期口腔癌的表现有哪些?
1.口腔颌面部出现新生物,表面颗粒状,菜化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
2.舌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
3.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等。
4.口腔或颜面部的溃疡两周仍不愈合者。
5.不能解释的口腔粘膜白色或红色的斑块及侵润块。关注早期口腔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有时易被误诊为慢性炎症、溃疡病、牙病或肉芽组织增生等,而待症状明显时,癌肿多半已到中晚期,给根治带来困难。因此,认识口腔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和癌前期表现,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凡有下列症状者必须高度警惕。
1、突然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食物时牙齿咬合不良,有假牙者自觉假牙不适,口腔与咽部麻木疼痛,经一般消炎及对症治疗不见好转。
2、口腔粘膜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且粘膜苍白,失去光泽,类似白斑,粘膜下发生纤维性索条硬结。
3、出现局限性唇粘膜增厚或鳞屑,伴有灰白色角化斑。
4、口腔粘膜突然出现红斑、水肿、糜烂、白斑皲裂、扁平苔藓、隆起或颗粒状肉芽,虽无明显不适,但经治疗 2- 4周非但不愈,反而扩散增大。
5、口腔内有些隆起赘生物虽是良性病变,如乳头状瘤、义齿刺激引起的增生,化脓性肉芽肿等,但也有少数会演变为鳞状细胞癌,也应予以警惕。
6、突然出现舌运动受限,语言不清,说话和吞咽时感到咽部疼痛。
7、突然出现唾液分泌增多,鼻涕带血,吞咽哽噎感,颌面部有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并且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
8、口腔内有多次原因不明的出血和颌骨张闭困难。
口腔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是指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癌变的独立的疾病。与口腔癌有关的癌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白斑 口腔粘膜白斑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可表现为平伏的白色病损,或呈皱纹纸样,颗粒状,甚至发生溃烂。好发于颊,唇粘膜。口腔粘膜白斑的癌变率可超过5%。
2.红斑 口腔粘膜红斑在近年来已被视为比白斑癌变率更高的疾病。虽然红斑的发生率远低于白斑,但其危险性却不容忽视,癌变率高达90%。舌,口底和咽侧被认为红斑的高度危险区。
3.扁平苔癣 扁平苔癣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癌变率在1%左右,以糜烂型,萎缩型和斑块型较易恶变,部位以颊粘膜为最常见。
4.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被认为与咀嚼槟榔有关,有1/3者最终可发展成癌。主要表现为进食灼痛,口干,口腔粘膜萎缩等。常见于两侧颊粘膜及唇舌等部位。
怎样预防口腔癌?
1.积极参加口腔癌的防癌宣传,了解预防口腔癌的知识,认识口腔癌的危害性。
2.保证营养,保持口腔卫生。讲究营养的平衡,力戒烟酒,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去除不良刺激。
3.积极处理和治疗癌前疾病。
4.不讳疾忌医,发现病变应及早就医,力争做到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
发现口腔癌怎么办?
毫无疑问,发现口腔癌或怀疑患口腔癌者都应尽早就医。我科具备各种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尤其是早期口腔颌面肿瘤的微创治疗和中晚期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早期口腔癌综合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已超过60%。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民航医院有担当 拯救家庭顶梁柱--记一位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求医路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文章 我科复杂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屡闯难关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文章 中老年朋友应重视颈部肿物的就诊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文章 哪些甲状腺结节要警惕癌?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文章 喉癌的诊断和治疗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文章 头颈外科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术式上取得创新性成功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脖子肿胀、嘴角溃疡,涂药无效,持续三四个月,求助医生。患者,2024年8月15日。
就诊科室:头颈外科
总交流次数:19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脖子上有小疙瘩,担心是甲状舌管囊肿,需要了解是否需要治疗?患者男性17岁
就诊科室:头颈外科
总交流次数:13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
患者近期出现鼻孔口下方疼痛,六天前左耳垂下方的下颚线位置肿痛,吃了消炎药后第二天消肿,但仍有疼痛。昨天鼻孔开始疼痛,碰到脖子也会疼。患者牙齿状况良好。
就诊科室:头颈外科
总交流次数:10

徐先发
主任医师
民航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