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左手血压明显低于右手!谁在捣鬼?

左手血压明显低于右手!谁在捣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身体不适,其中血压异常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有些人在测量血压时发现,左手的血压明显低于右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案例中的老张,61岁,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最近半年,他出现了奇怪的头晕症状,尤其是在锻炼时,头晕加重,有时甚至出现眼前发黑,几乎晕倒的情况。尽管进行了脑部磁共振、TCD等检查,但并未发现明显问题。于是,他开始怀疑是自己的“三高”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于是加大了用药剂量。

然而,在一次小区诊所的血压测量中,老张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因为右手之前受过小伤,他在测量血压时选择了左手,结果发现左手的血压数值异常低,基本在70/50 mmHg左右。为了排除误差,他又用右手测量,结果右手的血压数值正常。诊所的柳医生经过详细询问,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原来,老张的头晕症状与左上肢的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左上肢时,头晕症状会加重。这与柳医生发现的左手血压低于右手的情况相符,很可能是典型的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闭塞或严重狭窄导致的疾病。当左上肢活动时,血液会通过左椎动脉逆流进入颅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

经过血管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老张被确诊为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过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段支架植入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盗血现象并不等同于盗血综合征。有些患者虽然存在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现象,但并未出现明显的脑缺血症状,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目前存在争议。

对于类似老张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首先,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尤其是左右手血压的差异要引起重视。其次,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好血糖、血脂等指标。最后,如果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经常有患者问我,我的血压怎么忽高忽低,明明吃了药,还是降不下来,是不是我家血压计坏了?血压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不同时间测出来的数值也不同,但是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确。下面介绍一下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测量血压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测量前的准备 -休息: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 -避免刺激性物质: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吸烟、喝咖啡或饮酒。 -排空膀胱:测量前应排空膀胱,避免憋尿影响结果。 -舒适的环境: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音和干扰。 2.测量时的姿势 -坐姿: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背部挺直。 -手臂位置:手臂平放在桌面上,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袖带位置:袖带应绑在上臂,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适中。 3.测量设备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大小应与上臂围匹配,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结果。 -校准设备:定期校准血压计,确保其准确性。 4.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安静: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说话或移动。 -多次测量:建议连续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 -记录结果: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包括日期、时间和血压值。 5.特殊情况下的测量 -心律失常:如有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多次测量或使用特殊设备。 -孕妇:孕妇测量血压时,应特别注意袖带位置和测量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动脉硬化,建议使用手动血压计测量。 6.测量后的注意事项 -解读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参考正常血压范围(通常为120/80mmHg),判断是否正常。 -咨询医生:如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记录变化情况。 7.常见错误及纠正 -袖带过紧或过松:确保袖带松紧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 -手臂位置不正确:确保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测量时间不当:避免在刚运动或情绪波动后立即测量。 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确保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为健康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罗美杰

主治医师

北京燕化医院

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压君,别让身体玩“高压游戏”

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耳鸣却找不到原因?是否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谈论降压药?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正在参与这场危险的"高压游戏"。 **血管里的"沉默杀手** 想象一下,我们的血管就像城市的地下管网。当血液流动压力持续超过140/90mmHg时,相当于每天有300辆重卡在普通公路上狂飙。这种高压状态会逐渐腐蚀血管壁,悄悄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堪称血管界的"温水煮青蛙"。 **身体发出的SOS信号** 这个狡猾的杀手作案时往往悄无声息。但当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莫名心悸时,就像身体在疯狂按警报器。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直到突发脑梗、心衰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血压早已"爆表"多年。 **解码降压终极密码** 打败这个"隐形杀手"的秘诀其实藏在日常生活中:每天1茶匙盐是警戒线(约5g),快走6000步相当于给血管做按摩,每晚保证7小时睡眠是天然的降压药。记住"少盐多动睡饱觉"七字真言,就能让血压乖乖听话。 **智能时代的血压管理** 现在只需一个智能手环就能24小时监控血压波动,手机APP可以智能分析饮食中的钠含量。定期体检时别只顾着抽血化验,记得主动要求测量双侧上肢血压,这能帮医生更早发现异常信号。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买个体脂秤关注腰围,在办公室备个握力器,把外卖菜单换成少油少盐版本。管理血压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是每个珍爱生命的人都该掌握的生活艺术。毕竟,血管年轻才是真的年轻!

莫婷

主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何时开始服用降血压药物?

降血压药物的使用时机,需综合考量个体的血压水平、心血管风险因素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为常见的参考准则: 一、药物治疗启动时机 • 血压持续超标(经多次测量确认): ◦ 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持续≥140/90mmHg,在尝试1 - 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像是遵循低盐饮食、坚持规律运动、积极减重等措施后,血压仍未达到理想水平,通常建议开始药物治疗。 ◦ 若血压≥130/80mmHg且合并以下情况:存在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病史等并发症;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即有吸烟、高血脂、肥胖、家族病史等情况,可能需要立即开始用药。 • 血压显著升高:一旦血压≥160/100mmHg ,无论有无症状或并发症,一般都需要即刻启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二、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 当血压处于轻度升高范围,即收缩压在130 - 139mmHg,舒张压在80 - 89mmHg,并且没有并发症时,医生可能会优先给出以下建议: • 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 • 增加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物的摄入; • 保持规律运动,比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 做到戒烟限酒,积极控制体重; • 密切监测血压1 - 3个月,若血压仍未达标,再考虑药物治疗。 三、特殊人群的用药时机 • 老年人(≥65岁):用药时需谨慎评估,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标准可能放宽至≥150/90mmHg ,目的是防止过度降压带来不良影响。 • 妊娠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例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 • 合并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这类人群的目标血压更低,通常需控制在<130/80mmHg ,可能需要更早开始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 严禁自行停药:血压维持正常是药物发挥作用的结果,擅自停药极有可能导致血压出现反弹。 • 定期随访复查:在初始用药阶段,需每2 - 4周进行一次复查,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 实行个体化治疗: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情况、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挑选最为合适的药物,常见的药物类型有CCB、ACEI、ARB等。 总之,如果多次测量血压≥140/90mmHg(合并疾病时≥130/80mmHg),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评估。药物治疗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判断,切勿自行决定用药或停药。

郭权彪

副主任医师

武陟县人民医院

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压85mmHg正常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高压85mmHg正常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高压85mmHg低于正常血压范围的下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收缩压应该在90mmHg到139mmHg之间。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大压力,是衡量血压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虽然收缩压85mmHg属于偏低范围,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严重健康问题。有些人可能由于体质、年龄、性别、遗传因素或其他生理因素,天生血压就偏低。 如果血压持续偏低,且伴有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飙至200毫米汞柱,如何紧急治疗?

高血压飙至200毫米汞柱,如何紧急治疗? 高血压,尤其是血压高达200毫米汞柱,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立即关注和治疗。这种情况可能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施药。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它们通过促进体内多余水分和钠的排出,有效减轻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则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担;而钙通道阻滞剂则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管放松,血压下降。这些药物往往需要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 生活方式改变 患者应积极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建议不超过6克,以降低血容量和血管阻力。增加体力活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进而降低血压。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膳食和规律运动,避免肥胖对血压的负面影响。此外,限制酒精摄入也是关键,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定期监测血压 是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患者应自备血压计,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一旦发现血压波动,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高血压的饮食禁忌,详细见图片!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医生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方案。在尝试任何新的饮食或生活方式改变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确保所采取的措施适合个人健康状况。你是否有过高血压的经历,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交流心得,共同关注心血管健康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出现这几种情况,赶紧测个血压!

出现这几种情况,赶紧测个血压!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测量血压一天三次的最佳时间

测量血压一天三次的最佳时间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肾病知多少:快问快答,守护您的肾脏健康!

引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担心的并发症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帮助糖友们正确认识糖尿病肾病,积极应对,保护肾脏健康! Q1,什么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如何发展的? 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简单来说,就是长期高血糖慢慢损伤了肾脏的“滤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高血糖就像一把小刀,慢慢“割伤”肾脏的滤网。刚开始,滤网还能工作,但会漏出一些蛋白质(蛋白尿)。随着时间推移,滤网的损伤越来越严重,过滤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Q2,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肾病? 答:高血糖会损伤肾脏的微小血管,让肾脏的“滤网”逐渐失灵。如果不及时控制,肾脏的功能会越来越差,最终可能导致肾病。 Q3,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答: 观察尿液: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细小泡沫且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是蛋白尿的信号。 定期检查: 尿蛋白: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值应小于30mg/g)。 肾功能:通过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血肌酐正常范围为44-133μmol/L,eGFR低于60mL/min/1.73m²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 注意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肾病进展,建议每周测一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Q4,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答: 早期(微量白蛋白尿,eGFR正常): 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0.0 mmol/L。 饮食:低盐(每天不超过5克),适量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和鸡蛋白等白肉)。 运动:每天快走30分钟,或每周游泳3次。 检查频率:每年一次尿蛋白和肾功能检查。 中期(大量蛋白尿,eGFR轻度下降): 治疗重点:使用ACEI/ARB类药物保护肾脏,控制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 饮食:进一步减少盐和磷的摄入,避免加工食品和碳酸饮料。 检查频率: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蛋白和肾功能。 晚期(大量蛋白尿,eGFR显著下降): 治疗重点: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降钾药物等; 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0.6-0.8克/公斤体重/天)。 检查频率:每1-3个月检查一次尿蛋白和肾功能,必要时评估透析或肾移植。 Q5,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得糖尿病肾病吗? 答:不一定!虽然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早期发现、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Q6,糖尿病肾病会遗传吗? 答:糖尿病肾病本身不直接遗传,但糖尿病和高血压有遗传倾向,而这些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注意预防,比如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Q7,多久检查一次肾功能?检查前要注意什么? 答: ■ 早期糖尿病患者:每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和肾功能。 ■ 已有蛋白尿的患者: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和肾功能。 检查前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保持正常饮食,无需空腹。 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 Q8,应当注意合并哪些疾病容易加重肾脏损害? 答: ■ 高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肾脏血管的损伤,增加肾病风险。■ 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中,可能导致肾损伤。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会攻击肾脏组织。 ■ 泌尿系统感染:反复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肾损伤。 ■ 药物性肾损伤: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损害肾脏。 Q9,肌酐升高就代表肾脏损伤吗? 答:血肌酐升高是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脏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例如,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评估肾功能的更准确指标。 Q10,糖尿病肾病可以逆转吗 ? 答:糖尿病肾病并非“一旦发生必会恶化”,早期发现是逆转的基石。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微量白蛋白尿阶段,是有可能逆转的。因为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的结构性损伤可能还比较轻微,此时,肾脏的代偿能力仍然较强。 这意味着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肾脏功能恢复正常,或者至少延缓疾病进展。所以定期筛查就成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手段,通过定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从而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采取前文提到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争取糖尿病肾病的逆转,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阶段,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所以,早筛早诊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是一场与疾病赛跑、守护肾脏健康的关键战役。记住:肾脏的“呼救”是沉默的,主动筛查才是最好的保护。 总结 糖尿病肾病虽然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糖尿病肾病,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守护肾脏健康!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随时与医生沟通,我们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 作者丨林潇玢 审核丨杨琳

李霞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4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建议18岁以上人群每年测血压,患者需坚持用药和低盐饮食。清晨血压升高尤其危险,需规律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陶亮

主治医师

宁武县医疗集团西马坊乡卫生院

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患者为何不能吃太咸?

孙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33岁男性,血压高,低压110,高压150,医生开了药,但用后效果不太好,想了解高血压的治疗和用药问题。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6

医生建议: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定期测量血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都有助于控制血压。同时,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查看详情

我想知道血压计的日常存放和维护方法,尤其是在测量间隔较长的情况下。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总交流次数:10

医生建议:对于血压计的日常存放和维护,建议在不使用时将电池取出以防止电池泄漏。袖带可以直接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不需要拆下。汽管通常不需要拔除,除非有特殊的存放需求。请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你的血压计,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查看详情

53岁女性血压偏高,询问是否正常及如何缓解高血压?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高血压需要综合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应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