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脖子痒起红点点,怎么办?

脖子痒起红点点,怎么办?

我从小就有过敏体质,春天一到,总是各种不适。今年也不例外,脖子上突然冒出一片红点点,痒得我整夜睡不着。起初我没太在意,想着可能是换季的原因,过几天就好了。可谁知道,这些红点点不仅没消失,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痒。

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缓解症状。首先是用炉甘石洗剂,听说可以止痒。可涂了三天,效果并不明显。接着我又去网上问诊,医生给我开了一种药膏,叫做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可惜这也没什么用,红点点依然存在,痒感依然强烈。

我开始感到绝望,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直到有一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看到了一个医生的回答。他说我的症状可能是湿疹皮炎,需要用曲咪新乳膏丁苯羟酸乳膏来治疗。我半信半疑地按照他的建议去做,没想到效果真的很好。红点点逐渐消退,痒感也减轻了很多。

在治疗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皮肤护理的知识。比如说,不能用肥皂洗衣粉等刺激性物品,不能抓挠皮肤,否则会加重症状。这些看似简单的注意事项,却对我的康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它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让我在家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我也想提醒大家,健康无小事,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像我一样,拖延了治疗时间,才知道后悔莫及。

最后,我想说的是,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很靠谱!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不妨试试看。相信我,你不会失望的。

湿疹样皮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湿疹样皮炎是一种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水疱等,易感人群广泛,包括儿童和成人。 推荐科室 皮肤科 调理要点 1. 对症治疗,使用曲咪新乳膏和丁苯羟酸乳膏外用; 2. 避免抓挠和刺激患处; 3. 减少接触肥皂、洗衣粉等刺激性物质;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5. 按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视频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吴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宝宝乳糖不耐受该如何治疗?

宝宝乳糖不耐受该如何治疗

吴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人可以进行脱敏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儿出现: 1)病人患有Ig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伴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等 2)过敏反复不好,过敏源确定且难以避免,如尘螨、花粉等 3)过敏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吃药就能改善,但停药就复发 4)通常皮肤激发试验(SPT)需要大于等于2个“+”、SIgE检测大于等于2级 满足以上四点的病人也就达到了接受脱敏治疗的基本条件,可以脱敏治疗了。 目前临床常用的皮下注射和舌下给药两种方式。一般来讲,舌下给药适用3岁以上的宝宝,皮下注射适合5岁以上的宝宝。

金蕊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又称为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在患者明确过敏原后,选取相应的过敏原制剂,比如临床常用的粉尘螨,通过浓度逐渐递增促使患者的免疫系统逐步产生免疫耐受,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脱敏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的治疗方法。

金蕊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1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要进行脱敏治疗?

为了避免过敏性疾病的发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杜绝与过敏原接触。但在现实生活中,单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症状控制非常困难且很难实现。 临床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虽然起效快,需要长期反复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并且不能阻断过敏性疾病的进展恶化。而尽早进行脱敏治疗,能明显减轻甚至完全缓解过敏症状,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摆脱对症用药,并能预防疾病加重和产生新的过敏,在脱敏治疗终止后疗效仍能长期持续。

金蕊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怎么吃?

牛奶蛋白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困扰。那么,患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该如何饮食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宝宝。 一、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肠绞痛、便秘、便血等。 2. 呼吸系统症状:流涕、慢性咳嗽、喘息等。 3. 皮肤症状:湿疹样表现、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等。 4. 其他症状: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 二、牛奶蛋白过敏的饮食建议 1. 回避牛奶: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避免摄入任何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 2. 母乳喂养: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应避免摄入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如小麦、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贝类、大豆等。 3. 特殊配方奶粉: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应选择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深度水解奶粉是将牛奶蛋白水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减少过敏原的摄入。氨基酸配方奶粉则是将牛奶蛋白完全水解成氨基酸,避免过敏原。 4. 注意观察:在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避免过敏症状的发生。 三、牛奶蛋白过敏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 2. 加强营养: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牛奶蛋白过敏。 四、牛奶蛋白过敏的注意事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奶粉:购买奶粉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质量。 2. 严格按照说明书喂养:喂养奶粉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过量喂养。 3.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未来医疗领航员

1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喝完奶就哭闹、拉肚子?别慌!医生来教你

孩子喝奶就闹肚子?“乳糖不耐受”的真相与应对指南 ——喝完奶就哭闹、拉肚子?别慌!医生教你科学应对 作者:儿科小康医生 一、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两码事别搞错 问题误区: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一喝奶就拉肚子,直接判定“过敏”而盲目停奶!其实可能只是“乳糖不耐受”。 关键区分: 乳糖不耐受 牛奶蛋白过敏 肠道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乳糖 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 常见症状:腹胀、腹泻、放屁多 全身反应:皮疹、呕吐、便血等 通过调整饮食可控制 需严格回避过敏原 一句话总结: ️喝完奶就拉肚子(且大便酸臭)→可能乳糖不耐受; 喝完奶起疹子、呕吐→警惕牛奶过敏!需就医确诊。 二、乳糖不耐受的典型表现:你家娃中了几条? “喝奶后闹腾三部曲”: 腹胀、频繁放屁(肚子咕咕叫); 排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大便呈蛋花汤样、泡沫状; 一喝奶就哭闹不止,持续半小时以上。 注意年龄特点: 婴幼儿:多继发于肠道感染(如轮状病毒肠炎)后,可能短期出现; 儿童: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少见,更常见因肠道受损后的一过性不耐受。 三、怎么办?4大实用解决方案 方案1️⃣:喝普通奶粉/母乳的替代法 适用情况 推荐选择 注意事项 症状轻、希望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乳糖酶 哺乳前15分钟喂乳糖酶(需温水冲服) 症状较重或需长期干预 低乳糖/无乳糖奶粉 过渡期通常2-4周,恢复后逐渐转回普通奶粉 大龄儿童(>1岁) 酸奶、奶酪 发酵过程分解乳糖,更易耐受(优先选无添加糖) 方案2️⃣:逐步适应法(适合轻度不耐受) 第1周:用无乳糖奶粉替代1/3奶量; 第2周:替代1/2奶量→观察大便变化; 第3周:恢复全量普通奶,若症状反复则延长过渡期。 方案3️⃣:益生菌辅助(并非万能,但有效!) 推荐菌种:鼠李糖乳杆菌LGG、乳双歧杆菌BB-12; 科学基础:部分益生菌可分解乳糖、修复肠黏膜(需持续服用4-8周)。 方案4️⃣:补钙!别忽视长期风险 关键问题:长期回避乳制品可能导致钙摄入不足(牛奶是儿童最佳钙源); 补救措施: 多吃高钙食物:豆腐干、深绿色蔬菜(如芥蓝、苋菜); 必要时补充钙剂(需医生指导)。 四、家长必看:3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1:“腹泻刚好就喝奶,又拉肚子→永远不能喝奶了?” 真相:急性腹泻后小肠黏膜受损,可能出现暂时性乳糖酶不足,使用低乳糖奶粉2-4周后可恢复。 误区2:“喝牛奶拉肚子,那喝羊奶/植物奶就行!” 真相:羊奶含乳糖(与牛奶相似),植物奶(如豆奶、燕麦奶)钙和蛋白质含量可能不足,需搭配其他高蛋白食物。 误区3:“乳糖不耐受是遗传的,没法改善!” 真相:大多数儿童属于“继发性不耐受”(肠道感染后),完全可恢复;即使先天性不耐受,少量多次摄入也可提升耐受度。 五、医生特别提醒:什么情况必须就医? 婴儿频繁腹泻导致体重不增/下降; 大便带血、粘液或伴随高热; 长期回避乳制品却仍腹胀、生长迟缓(警惕其他吸收不良疾病)。 六、总结 乳糖不耐受不是洪水猛兽!科学调整饮食+适度干预,大多数孩子能逐步适应乳制品。记住: 优先保营养:不要盲目停奶,选择替代品; 策略要灵活:根据症状轻重选择无乳糖奶粉或补充乳糖酶; 补钙是重点:长期方案比短期止泻更重要! 数据参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1-3岁儿童每日钙摄入量600mg,4-6岁800mg(相当于500ml牛奶+50g豆腐)。 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家长放下焦虑,用科学方法守护孩子的“小肚子”!

康成栋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1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什么是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分为舌下和皮下两种,是WHO认定唯一可以改变过敏进程的治疗手段。

龚晶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乳糖不耐受全解析,家长必看!

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孩子的吃喝拉撒。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喝完奶后,肚子咕噜咕噜叫,频繁跑厕所拉肚子,这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儿童乳糖不耐受的相关知识。 乳糖是乳制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宝宝重要的能量来源,还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生长,对宝宝大脑发育也有益。正常情况下,小肠黏膜分泌的乳糖酶能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从而被人体吸收。但如果宝宝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乳糖就无法被完全消化,进入大肠后,会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类型和成因有以下几种: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疾病,宝宝出生时就缺乏乳糖酶,通常在出生后进食母乳或牛乳后,很快就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等症状。 2.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最为常见,随着宝宝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一般从3-5岁开始显现,到成年时,小肠上皮乳糖酶活性可能会降低至出生时的5%-10%。 3.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由肠道疾病引起,如感染性腹泻、肠道手术、急性胃肠炎等。这些病症会损伤小肠黏膜,影响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 4. 发育性乳糖不耐受:早产儿较为常见,因为胎儿在24周时,乳糖酶活性仅为足月儿的30%,胎龄<34周的早产儿胃肠道系统发育不完全,乳糖酶活性不足,就容易出现乳糖耐受不良。 5. 乳糖摄入过多:一些健康婴儿如果一次摄入母乳或奶粉量过多,会造成乳糖酶相对不足,部分乳糖不能被分解,也可能引发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胃肠道症状:腹胀、腹痛、腹泻等。 2. 其他症状:恶心、呕吐、哭闹不安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乳糖不耐受呢? 1. 观察症状:若孩子在摄入乳制品后,短时间内出现上述症状,且排除其他饮食、疾病因素,就有乳糖不耐受的可能。 2. 专业检测:尿乳糖不耐受试验、乳糖耐量试验、氢气呼气试验、大便还原糖及pH值测定、小肠活检等。 乳糖不耐受怎么办呢? 1. 调整饮食:减少或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乳制品,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 2. 补充乳糖酶:在饮用牛奶或食用乳制品前,给孩子服用乳糖酶制剂,帮助消化乳糖。 3. 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可以尝试少量多次饮用牛奶,让肠道逐渐适应乳糖。 4. 使用益生菌辅助:部分益生菌可以辅助治疗乳糖不耐受,有助于缩短疗程。 5. 关注营养均衡:即使孩子乳糖不耐受,也要确保其营养摄入全面均衡。

癌症防治先锋

1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糖不耐受:看似“喝不了奶”的小麻烦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困扰着许多乳糖摄入者。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喝牛奶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这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在作祟。据统计,全球约有75%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消化吸收问题。 那么,乳糖不耐受是如何发生的呢?乳糖是存在于牛奶等乳制品中的一种糖类,需要小肠中的乳糖酶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人体吸收。而乳糖不耐受人群,由于肠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导致乳糖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乳糖不耐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一种罕见遗传病,患者出生时就缺乏乳糖酶;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最常见的类型,与遗传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则多由肠道疾病引起,如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 乳糖不耐受的典型症状是在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严重时会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黄色稀便,泡沫多、有酸臭味。此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乳糖不耐受呢?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氢呼气试验、乳糖耐量试验和大便酸度及还原糖检测。氢呼气试验是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的氢气含量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乳糖耐量试验则是口服乳糖后,定时检测血糖水平;大便酸度及还原糖检测则适用于婴幼儿。 那么,如何应对乳糖不耐受呢?首先,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减轻症状。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如低乳糖牛奶、无乳糖奶粉等;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让肠道逐渐适应乳糖;搭配其他食物食用,如面包、饼干等,可延缓乳糖的吸收。此外,还可以在进食乳制品前,口服乳糖酶制剂,帮助消化乳糖。 总之,乳糖不耐受虽然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通过正确的应对方法,依然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

数字健康领航者

1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询问韭菜花是否为发物,担心食用后会引起过敏或其他不适症状,并希望了解如何安全食用韭菜花。患者信息:无明显过敏史,偶尔食用韭菜花。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根据中医理论,韭菜花被认为是温性食物,可能会引起体内热气上升,导致一些不适症状。然而,过敏反应因人而异,韭菜花并不是普遍的过敏原。如果你决定尝试食用,建议从小量开始,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

张永祥

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出现皮肤瘙痒和呼吸困难的症状,怀疑是过敏引起的,想在京东购买布地奈德这类的抗过敏药物,希望医生能提供用药建议和生活建议。患者信息:无其他基础疾病,不在备孕期。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29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描述,初步判断可能是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建议使用布地奈德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用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生活上,建议加强身体锻炼,规律生活,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李宛霖

主治医师

成都双流华府医院

查看详情

四个月前开始出现症状,想了解中医对症治疗的可能性,肝肾功能正常,无药物过敏史,患者信息:四个月病程,京东中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1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诊结果,初步判断可能患有某种疾病。中医对症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建议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和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同时,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中药和针灸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常瑜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