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陈珺璘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064

陈珺璘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11
接诊人数
2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陈珺璘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19
/48小时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电话问诊
¥19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视频问诊
¥200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私人医生
¥3000
/7天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陈珺璘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冠心病(冠脉造影,心脏支架),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糖尿病,高脂血症,甲亢等
个人简介
心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江苏省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治疗学员;曾任二级,三级医院心内科主任,副院长,院长。擅长: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心律失常,心功能衰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内科常见病危 重疑诊治!
患者评价
100%好评率
回复质量
100%好评
服务态度
100%好评
回复速度
100%好评
j***2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接诊及时,态度很好,讲解专业,有有效地解决了疑问。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5-19

文章 糖尿病和心脏健康的关系有哪些方面?

糖尿病与心脏健康:不能忽视 在健康领域,糖尿病与心脏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正日益受到关注。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影响远不止于血糖水平的波动,对心脏健康的威胁更是不容小觑。了解糖尿病如何影响心脏,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相关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关注健康的人群而言至关重要。 糖尿病为何增加心脏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如同在体内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对心脏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这是血管的“第一道防线”。受损的内皮细胞无法正常发挥功能,使得血液中的脂肪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管腔狭窄,限制血液流动,进而增加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至4倍,这一数据直观地揭示了糖尿病与心脏病之间的紧密联系。 糖尿病还会引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负责调节心脏的节律和功能,当糖尿病导致自主神经受损时,心脏的正常收缩与舒张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异常,如休息时心动过速,或者在运动时心率无法正常增加。这种神经病变还会使心脏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糖尿病引发的常见心脏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由于糖尿病加速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风险大幅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糖尿病常伴有神经病变,导致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等症状,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增加病死率。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主要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相比,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较为困难,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如前文所述,糖尿病会导致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影响心脏的自主调节功能。早期主要表现为休息时心动过速,随着病情进展,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受损,心脏几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心率变得相对固定。患者还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即在从卧位突然变为站立位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站立不稳等症状,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血压无法迅速调整所致。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心脏? 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心脏疾病的关键。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饮食上,应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药物治疗方面,要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糖尿病心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压和血脂同样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如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戒烟限酒、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等。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应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适量参加运动,促进脂肪代谢。必要时,需使用降脂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 定期体检和心脏功能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心脏功能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病程较长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应增加检查的频率。若出现胸闷、心悸、气促、胸痛等心脏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上述措施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保护心脏也十分重要。要做到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可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旅游、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此外,还应积极预防感染,避免因感染诱发心脏疾病的发作。相关,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更高的心脏疾病风险。了解糖尿病对心脏的影响机制,积极采取预防和管理措施,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糖尿病心脏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心脏健康,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守护自己的心脏!

陈珺璘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医院

1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陈珺璘医生寄语
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工作16年曾在南京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冠 脉造影 及支架植入手术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曾先后被评为蚌埠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先进个人,多次病历书写获得优秀奖。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内科常见病危 重疑难病的诊治。
陈珺璘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80 次
总文章 1 篇
在线服务患者 8 次
患者评价 7 个
获得锦旗 2 个
入驻时间 2023-05-18 15:45:02
陈珺璘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8 人
随访中的患者 2 人
陈珺璘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 个
医德高尚
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