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

别名:听神经纤维瘤,听神经鞘瘤,前庭神经施万细胞瘤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耳鼻咽喉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听神经瘤介绍

简介

听神经瘤是最为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10%, 好发于30~50岁成年人。

听神经瘤以单侧多见,患者主要的症状有患侧渐进性听力下降、言语辨别下降(即患耳听电话时言语理解困难)、耳鸣、耳塞(耳闭塞感)、眩晕及头晕、不稳感等。

现阶段治疗听神经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肿瘤体积小、接受治疗早的患者预后较好,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而肿瘤体积大、治疗晚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不仅听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还会引起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1]

症状表现:

听神经瘤主要的症状包括听觉异常、平衡觉异常、站立不稳、眼震颤、行走不稳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神经耳科学检查、CT、核磁共振成像等)进行诊断。

听神经瘤有哪些类型?

1.根据单发或多发分型,听神经瘤可分为:

  • 单侧散发性听神经瘤
  • 双侧听神经瘤[3]

2.按照听神经瘤细胞密集程度,其病理组织学类型可分为:

  • Antoni A型
  • Antoni B型
  • 混合型[4]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否。据不完全统计,听神经瘤每年每百万人群中大约有1~20人发病[5]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听神经瘤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可以治愈。

是否遗传?

是。少数听神经瘤为双侧发病,此类患者多有家族史[6]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听神经瘤相关问诊记录
听神经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听神经瘤治疗策略的转变(原创,禁止转载)

听神经瘤治疗策略的转变 听神经瘤,也称为前庭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生长缓慢,起源于听神经。最常见的症状是单侧听力下降或丧失。患者还可能出现眩晕、耳鸣、失衡、头痛、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相关症状。在没有病理组织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 在20世纪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听神经瘤的主要手段[1]。然而,随着MRI的普及,听神经瘤的检出率提高,甚至发现了很多无症状的听神经瘤。因此,需寻求侵入性较小的治疗策略。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听神经瘤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显微外科手术发展到更多的策略,包括观察随访定期复查磁共振、放射外科治疗和大肿瘤的次全切除。这反映了一种基于肿瘤特征、患者因素、对疾病自然史的理解以及维持生活质量优先于根治性肿瘤切除的理念。1969年,Leksell和Noren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作为外科治疗的一种潜在替代治疗手段。90年代后放射外科的发展和2000年后根托夫大学医院观察策略的提出改变了疾病的治疗模式[2]。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指导听神经瘤患者的治疗。 美国听神经瘤协会(ANA)调查了1970年到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的数据共入选876例患者,220例采取观察等待(25%),454例接受显微外科手术(52%),193例接受放射外科治疗(22%)。该研究描述了近几十年来散发性听神经瘤现有三种治疗模式外科手术、放射外科和等待观察的演变趋势。从1970年到2000年,85%以上的散发性听神经瘤患者接受了显微外科切除术,从1990年开始显微外科手术率每年下降2%,2010年后的十年中,手术切除比例显著下降至44%。采取观察等待策略的患者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的7%上升到2000年后的14%,到2010年后的33%。接受放射外科治疗的比例90年代为7%,之后明显上升,2010年后的十年中为28%。为了保留功能,手术策略渐渐趋于保守,直径>2cm肿瘤的次全切除率从2000的34%上升到2010后的60%,这一比例比过去几十年有了显著增加[3]。年龄和肿瘤大小是治疗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 很明显,近几十年来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比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2000年后,放射外科和观察等待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可能是由于MR的普及使小的和无症状的肿瘤更容易被检出,以及人们对听神经瘤的疾病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4]。在循证证据方面,目前有4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观察随访、SRS或手术三种治疗策略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情况。其余均为回顾性研究,评估了SRS剂量、局部控制率和毒性。3项研究评估了分次SRS结果。 中小型听神经瘤治疗策略 尽管有大量文献数据,中小型听神经瘤(<3cm)的管理仍然存在争议。治疗方法包括动态观察等待、手术或放射外科治疗。 观察等待 未经治疗的听神经瘤每年平均增长约0.7±1.4 mm,体积平均增长率为每年33.5%[5]。老年患者肿瘤生长速度似乎较慢,尸检研究表明听神经瘤的发病率在0.8%5-2.7%之间,并没有导致死亡。但是在年轻人中,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肿瘤会继续生长,最终导致严重症状,如果不治疗,则会死亡。肿瘤生长是改变治疗策略从观察到干预的最重要因素[6]。总的来说,延迟治疗的观察策略必须与肿瘤自然进展相权衡。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患者年龄和合并症,结合预期生存可能有助于做出合适的治疗策略。 系列磁共振检查可用于监测病灶。尽管目前尚无共识,但常见的做法是6个月后行T1加权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T2(采用FIESTA、CISS或类似序列),之后4至5年每年复查一次,然后根据肿瘤的稳定性增加间隔时间。观察策略可能适用于:年老或不大适合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肿瘤小,听力好;患者仅有一侧听力的肿瘤。 放射外科(SRS) 是否采取SRS取决于患者选择、手术耐受性及可行性和治疗机构的经验[7]。通常,最大直径3.0 cm被视为是否适合采用SRS治疗的分界线。对于新诊断的小体积及无明显占位效应的听神经瘤,如Koos I级肿瘤,国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会(ISRS)实践指南推荐观察或SRS均为可选的治疗方案。 Breivik 等曾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观察研究,比较SRS与保守治疗后肿瘤的发展情况。5年后,SRS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未来接受后续治疗的发生率较低。与观察策略相比,SRS治疗对听力损失率、症状或生活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小到中等体积和无明显占位效应的Koos I-III级肿瘤,ISRS实践指南认为SRS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选择。指南建议单次SRS肿瘤的边缘剂量为11-14 Gy,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在90%到99%之间。 为了更好的保留听力和面神经功能,可实行分次SRS。以射波刀为代表的分次SRS具有很多优势:可实施高精度和高剂量照射,有利于杀死肿瘤,特别是对射线不太敏感的肿瘤;分次放疗符合4R理论,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不同放射敏感性,可以保护正常组织;剂量雕刻技术,可给予肿瘤局部高剂量照射的同时降低周围重要组织的剂量。这些优势间接提示可以治疗某些选择性大肿瘤,而治疗副反应相对较轻。文献中报道剂量包括4–5 Gy×5次、3–4 Gy×10次和6 Gy×3次。分次SRS的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在96%到100%之间。目前尚没有研究报道单次SRS和分次SRS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方面的差异。 在过去40年里,治疗听神经瘤所给予的剂量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因此与SRS相关的毒性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也有所下降。接受12-14Gy单次治疗的患者,5年听力保存率为41%-79%。影响SRS治疗后功能性听力保留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治疗前听力下降较少,比如Gardner-RobertsonⅠ级听力损失和管内肿瘤位置。多项研究表明,当耳蜗的受照剂量低于4Gy时,听力保存的几率更高。处方剂量低于13Gy的患者听力保留概率明显高于接受高于13Gy处方剂量的患者。剂量率可能会影响功能。有研究表明,SRS治疗时剂量率若低于2.675Gy/min,患者的听力明显改善,未出现明显症状性的听力损失和面神经功能障碍。 SRS治疗后发生面神经或三叉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较低。肿瘤边缘剂量13Gy,术后5年发生面瘫概率小于1%,三叉神经感觉丧失的风险为3.1%。因管内肿瘤而接受SRS治疗的患者在5年内均未发生新面神经或三叉神经功能障碍。Mayo诊所曾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对于直径小于3cm听神经瘤患者,对手术和SRS进行比较,发现SRS比手术可以更好的保护面神经功能和听力,而肿瘤控制率基本相似。 对放射治疗的担忧之一是第二肿瘤发生。单侧听神经瘤治疗后5年发生第二种颅内肿瘤(良性或恶性)的风险约为0.8%,而正常人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为0.1%。因此,从目前数据看,放疗后第二肿瘤的近期和中期发生率不大于显微手术或观察后的发生率。 手术 手术方式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手术入路和不同程度的切除,往往取决于肿瘤和患者因素以及外科专业知识[8]。听神经的手术入路取决于肿瘤大小、位置和要保留的功能(尤其是听力和面部功能),这也高度依赖于外科医生。常用3个主要入路是中颅窝(有时也称为颞下)、乙状窦后(有时也称为枕下)和迷路。中颅窝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都可以保留听力,而迷路入路要保留听力必须切除耳蜗和前庭结构。然而,迷路入路可充分暴露面神经,可更好的保留面神经功能。在中颅窝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之间,乙状窦后入路可提供更广泛的视野。然而,中颅窝入路更适合于显示管内肿瘤。最近的研究探索了使用内窥镜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可成功治疗管内肿瘤。听神经瘤内听道外侧延伸的范围对规划入路很重要,而且是面神经和听力保护的预后因素。高分辨率T2加权特别有助于确定肿瘤在内听道内的位置。 在接受肿瘤全切除术的患者中,面神经功能保留比次全切除术差。在不影响肿瘤控制的情况下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是一个积极的研究领域。一个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非随机研究尝试探索次全,近全,和全切除的长期结果。全切除定义为在手术结束时没有可见的肿瘤;当肿瘤残留在脑干和面神经上小于5*5*2 mm时,接近完全切除;当肿瘤切除了80%到90%的体积时为次全切除。2016年发表的初步结果显示,21%残留肿瘤会出现再次生长。残留肿瘤体积越大出现再次生长概率越高。67%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81%的患者在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良好。 大型听神经瘤治疗策略 对于大于3厘米的肿瘤,不应采取观察策略。大多数研究支持进行手术治疗。导致脑干受压或占位效应的大体积肿瘤需要积极干预。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对有明显占位效应的听神经瘤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肿瘤次全切除术,之后再对残留肿瘤进行SRS治疗可以提高面神经功能保留率。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SRS,特别是分次SRS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安全地使用。对较大的肿瘤(>3-4 cm)可进行分次SRS,可以更好的保护脑干和耳蜗等正常结构[9]。在听力保护方面,单次SRS和分次SRS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次SRS的三叉神经和面神经保存率与单次SRS基本相仿。SRS治疗较大肿瘤需要关注的是放疗后水肿,肿块占位效应导致症状恶化。伴有脑积水是SRS的绝对禁忌症,治疗后会加重对周围结构的压迫从而增加颅神经特别是面神经损伤的风险。 总结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影像学、颅底手术以及放射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听神经瘤治疗的进步。以往,晚期疾病更常见,多以挽救生命为目的。随着这些进展,听神经瘤的治疗目的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向以保留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小肿瘤治疗。治疗模式日趋复杂,包括观察、SRS和手术。听神经瘤的诊治需要一个密切合作的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追求最佳治疗及效果获益比,最终决定合理的治疗方式。

王鑫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灿烂的笑容一如既往--二期听神经瘤全切除

先看一张一张图片 你猜她在干啥? 因为知道我要给她拍照,她不好意思的用手掌遮住双眼,害羞的笑了。 她什么情况?得了什么病? 她,45岁,左耳失聪三年。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左侧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听神经瘤。 肿瘤大小1.8cm。 提供两种治疗方案 1. 立体定向伽马刀:优点:安全,风险小,并发症少,费用少;缺点:不能断根,有效率90%;仍然有面神经损伤的可能;如果无效,再次手术面神经损伤的概率大大增加;术后放射性脑水肿可能 2. 显微开颅切除:优点:能断根,彻底治愈;缺点:费用大,创伤大,面神经有可能损伤,麻醉风险,手术风险 患者要求显微手术全切肿瘤。 术前影像如下: 术前内听道CT显示左侧内听道口较对侧明显扩大,呈喇叭口状。 采用两端相向汇聚法-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左侧听神经瘤。 高速磨钻磨开内听道骨性后壁显露面神经内听道端,面神经出脑干端分别显露确认,再瘤内切除减压,两端相向分离肿瘤面神经界面,最后全切肿瘤;术中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和脑干功能。面神经损伤极小。 术后第一天转出监护室 术后第三天下床行走 术后第五天,高兴拍照。 原来这张用手遮住眼睛的照片是手术后五天照的,不是手术前的照片,你看,她笑得多么自然和开心啊!她的笑容和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后记:术后六个月来神经外科诊室复查,恢复挺好,并执意要到医院党办写信以表示感谢,要求与我合影,以表达感谢!

符荣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江苏地区听神经瘤手术大概要多少钱?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然而,我的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因为我刚刚从医生那里得知了一个噩耗:我患上了听神经瘤。 我是江苏人,家乡的宣武医院是当地最好的医院之一。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进行手术。然而,手术的费用却让我望而却步。三四万,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开始担心,是否应该放弃治疗,选择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 但是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知道,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于是,我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存在。 我决定尝试一下。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咨询服务,我得到了专业的医生建议。他们告诉我,手术的费用因地区和医院而异,但总体来说,三四万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同时,他们也提供了一些关于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详细信息,帮助我更好地准备手术。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手术。虽然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坚信,健康无小事,值得我付出一切。现在,我已经康复了,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每当我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总会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存在。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给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希望。 如果你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立即寻求帮助。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呵护。记住,京东互联网医院总是为你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健康管理专家

2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今晚耳鸣特别严重,可能是什么原因?

今晚,耳鸣声像一只无形的蝉,盘旋在我耳边,越来越响。它不再是平日里微弱的嗡嗡声,而是变成了一种尖锐的嘶鸣,仿佛要将我的耳膜撕裂。我感到一阵阵的恐慌,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这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唯一的声音却是这刺耳的耳鸣。 我急忙打开手机,搜索“耳鸣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引起的”,结果却让我更加迷茫。于是,我决定向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求助。很快,一位医生接待了我,开始询问我的症状。 “蝉鸣样耳鸣吗?”医生问道。我点了点头,心中一片茫然。医生又问:“有听力下降情况吗?”我摇了摇头,告诉他今天晚上声音很大,但听力并没有下降。医生建议我去医院检查一下耳镜,排除外耳道耵聍片或头发之类的异物触及鼓膜引起的耳鸣。 我告诉医生这是单侧耳鸣,并询问如果不是异物的话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医生说可能是神经性耳鸣或中耳炎引起的,甚至可能是听神经瘤。我感到一阵寒意,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医生安慰我说,如果是神经性耳鸣,可以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治疗。他详细地列出了药物清单和用法,包括银杏叶片、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氟桂利嗪片和倍他司汀片。我认真地记下了这些信息,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如果是听神经瘤,医生建议我做脑部核磁检查。我深吸一口气,决定面对这个可能的结果。医生的话语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在结束对话之前,医生再次提醒我要及时就医,并祝我早日康复。我感激地向他道谢,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这个晚上,虽然耳鸣声依然存在,但我已经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给了我希望和勇气,让我相信自己可以战胜这场疾病。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值得信赖!

医疗之窗

2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三叉神经痛的头皮和耳朵疼,需要做什么检查?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父母总是担心我。记得那年我刚上初中,开始出现头疼的症状。起初只是偶尔疼一下,后来越来越频繁,疼痛也越来越剧烈。父母带我去看了很多医生,做了各种检查,最后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医生开了卡马西平给我吃,疼痛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完全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疼痛不再局限于左侧脸颊,开始扩散到头皮和耳朵。每次发作时,我都感觉像有千万根针扎在我的头皮和耳朵里,疼得我无法忍受。即使在吃药的情况下,疼痛也会时不时地袭来,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 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肾虚引起的症状”,想看看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我的疼痛。结果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试一试。通过在线问诊,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症状,告诉我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需要排除听神经瘤和耳部疾病的可能性。他建议我去当地的三甲医院做磁共振检查,特别是耳部的磁共振,以便更准确地诊断我的病情。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我并没有听神经瘤或其他耳部疾病。医生告诉我,卡马西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会逐渐减弱。他建议我继续服用卡马西平,同时注意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另外也不要用凉水洗脸。 我非常感谢这位医生,他的建议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我的病情还没有完全好转,但我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够减少疼痛的发作次数。同时,我也想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同样遭受三叉神经痛折磨的人们。大家注意身体,遇到问题及时就医哦!

医疗之窗

2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三叉神经痛加听神经瘤子,需要开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然而,我的内心却如同一潭死水,沉重而压抑。因为我知道,今天我将再次踏入医院的门槛,面对那个让我痛苦不堪的三叉神经痛加听神经瘤子。 我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来缓解疼痛:针灸、按摩、甚至是传统的中药。但是,所有的努力都像是在海上漂流的木筏,无法抵挡那汹涌的痛苦浪潮。直到我遇见了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这个小小的药丸成为了我生命中的救命稻草。 我来到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在线问诊的方式,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病情。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叙述,并询问了我一些关于病史和用药情况的问题。最后,他告诉我需要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到我需要的药物。 在等待处方的过程中,我回想起了自己与三叉神经痛的斗争。从最初的轻微不适,到后来的剧烈疼痛,每一次发作都像是一把尖锐的刀子,刺穿我的脸颊和耳朵。有时候,我甚至会因为疼痛而失去意识,倒在路边或家中。那种无助和恐惧,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但是,自从我开始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疼痛不再是我的常态,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即使偶尔有疼痛发作,也可以通过及时服药来控制。 当我收到处方并购买了药物后,我感到一阵巨大的释放。那种被病魔束缚的感觉消失了,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希望。现在,我每天都会按时服用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希望能够远离三叉神经痛的困扰。 我想对所有正在与疾病作斗争的人说,不要放弃希望。即使你现在感到绝望和无助,也请相信,总会有办法来帮助你。就像我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坚持下去,你一定会看到曙光的到来。 最后,我要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他们的专业和热情让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及时的支持和关怀。也感谢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这个神奇的药物,它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病友互助家园

2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有耳鸣,医生说可能是听神经瘤,做了磁共振也没发现,需要再做什么检查?

我从小就有耳鸣,开始只是偶尔出现,后来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每当我试图集中注意力时,耳边总是响起一阵阵嗡嗡声,像是一只蜜蜂在我耳边不停地飞舞。这种感觉让我非常困扰,于是我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 我首先去了西京医院,挂了神经内科的号。医生听完我的描述后,建议我做一个头部磁共振,以排除是否有听神经瘤生长。虽然我对这个结果有些担心,但还是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了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然而,我的耳鸣并没有因此消失。于是,我又去找了另一位医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位医生也建议我做磁共振,并且告诉我这是最直接的方法来排除听神经瘤的可能性。我有些疑惑,为什么两位医生都推荐同一种检查?但我还是决定再做一次磁共振,希望能找到答案。 这次的磁共振结果依然是正常的。医生告诉我,既然已经排除了听神经瘤的可能性,那么我的耳鸣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脾虚等。他们建议我调整生活习惯,多休息,少熬夜,并且可以尝试一些中药调理。虽然我对中药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我已经尝试了很多西医的方法都没有效果。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认真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开始服用中药。慢慢地,我的耳鸣开始减轻,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了。我非常感激医生们的帮助,也很高兴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想起来,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也让我意识到,面对疾病时,我们不能只依赖西医的方法,还需要尝试其他的治疗方式。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如何理解和接受他们的建议。这些经验对我来说非常宝贵,我希望能够分享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健康问题。

绿色医疗倡导者

2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听神经瘤手术还是观察?

我还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我脸上的泪痕。刚从医院回来,手里攥着一张诊断报告,心情像被打翻的五味瓶,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突聋,这个词在我脑海里回荡,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我的心脏。 我想起了那个医生,面容严肃,眼神里透着同情和关切。他告诉我,我的听力问题可能是由一个听神经瘤引起的。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炸毁了我原本平静的生活。我开始频繁地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在一次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除了手术,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医生摇了摇头,告诉我,目前还没有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个答案让我感到绝望,但我还是不想放弃。我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甚至考虑了中医和民间偏方。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经过一番调查和咨询,我发现,手术似乎是唯一的选择。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我需要面对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我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我的听力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 在做出决定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和权衡。每天晚上,我都会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手术台上,想象自己恢复健康后的生活。这些想象让我感到安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手术的那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医院。医生和护士们都很友善和专业,他们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手术过程中,我紧闭双眼,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顺利。等待的时间似乎很长,但最终,手术成功了。 恢复期并不容易,我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知道,这是为了我的健康和未来。每天,我都会坚持做康复训练,努力恢复听力和平衡感。虽然过程中有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我从未放弃过。 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感激。幸运的是,我找到了正确的治疗方法,感激的是,我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他们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给了我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如果你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我想告诉你,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即使前路漫长和艰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光明的未来。

健康驿站

2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掩蔽治疗耳鸣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吗?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我疲惫的脸庞。耳鸣已经伴随我十年了,像一个不速之客,时刻提醒我它的存在。从神经性耳鸣到听神经瘤,我的耳朵经历了太多的折磨。手术后,虽然听力没有了,但耳鸣依然如故,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我的心脏。 我曾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营养神经的药物、针灸、甚至中药。然而,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直到我遇见了这位医生,他向我介绍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掩蔽疗法。 “掩蔽疗法?”我有些疑惑,“这不是听音乐吗?” 医生笑了笑,“不完全是。它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再训练或编码,使神经兴奋性降低,增加患者中枢抑制性,从而切断耳鸣与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达到缓解耳鸣症状的目的。” 我有些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试一试。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治疗计划,包括每天听特定的音乐和声音。起初,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音乐疗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感受到变化。耳鸣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减少,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平静。 几个月后,我再次来到医生这里,告诉他我的耳鸣已经大大减轻了。他笑着说:“这就是掩蔽疗法的魅力。它可以帮助你对耳鸣产生适应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深深地感激这位医生和他的治疗方法。虽然耳鸣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消失,但至少我可以过上一个相对正常的生活了。现在,我经常向其他耳鸣患者推荐掩蔽疗法,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找到一线希望。 如果你也在苦苦寻找治疗耳鸣的方法,不妨试试掩蔽疗法。它可能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值得一试。毕竟,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

生命守护者联盟

2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听神经瘤手术入路和恢复时间咨询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为我庆祝生日。可当我接到医生的电话,告诉我检查结果显示我患有听神经瘤时,我的世界瞬间崩塌了。恐惧、焦虑、无助,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开始疯狂地搜索关于听神经瘤的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丝安慰。然而,越看越心慌,各种手术方式、恢复时间、并发症等信息让我更加迷茫和恐惧。于是我决定去医院咨询专家,希望能得到更专业的建议。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耐心和专业的医生。他详细地解释了我的病情,并告诉我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感到一阵心痛。医生安慰我说,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保留我的听力和面部神经功能,减少对生活的影响。 我们讨论了三种常见的手术入路:经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和经后颅窝入路。医生根据我的具体情况,建议我选择经乙状窦后入路,因为它创伤较小,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虽然我对手术仍然心存恐惧,但医生的专业解释和建议让我感到更加安心和放心。 在手术前,医生告诉我需要注意的几点:首先是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其次是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最后是可以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帮助我更好地恢复。这些细节的关注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用心和关怀。 手术后,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虽然有时候会感到疲惫和不适,但总体来说恢复得还不错。两周后,我已经可以正常上班了,生活也逐渐回到了正轨。最让我高兴的是,我的听力和面部神经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深深地感激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专业服务。他们不仅治愈了我的身体,也治愈了我的心灵。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信心。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

医疗故事汇

2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袁健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专业擅长:以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为主的颅底肿瘤,脑干肿瘤,颅内转移瘤与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胶质瘤综合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鞍区及海绵窦肿瘤。
好评率:100% 接诊量:128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专业擅长:1. 脑神经外科:(1)脑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鞍区肿瘤、海绵窦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岩斜区肿瘤、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和脑血管病(脑梗塞、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2)脑外伤、脑出血及后遗症(脑积水、颅骨缺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昏迷促醒、神经功能重建、神经调控和康复工程 )。 2. 脊柱脊髓神经外科:(1)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复杂椎管内外沟通肿瘤、高难度脊髓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脊柱转移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脊柱原发肿瘤;(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及后遗症(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3)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4)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脊髓海绵血管瘤)、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压迫。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仁济医院南院,江月路2000号,门诊大楼3楼专家B区1诊室 周三下午:仁济医院东院,浦建路160号,门诊大楼6楼专家18诊室
好评率:100% 接诊量:318
秦智勇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专业擅长:对脑积水、颅骨缺损修补整形、颅脑肿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和脑血管畸型(AVM、海绵状血管瘤)、椎管内肿瘤和先天性疾病等的显微外科手术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对颅内肿瘤或脑血管畸形的手术或伽玛刀治疗的选择有较好的体会。
好评率:100% 接诊量:55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