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病是幼儿期最常出现的焦虑障碍之一
- 患儿常有胆怯、敏感、过分依赖的心理特点
- 以心理治疗为主,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简介
小儿分离性焦虑症一般常见于儿童时期,是指儿童在与依恋的对象(比如父母)分离时,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和发展性不适。症状一般会持续超过4周,会明显影响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生长发育。该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治疗,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症状表现
小儿分离性焦虑症表现为当和父母等所依恋的人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出现过分焦虑的情绪。当预料即将和亲人分离时,会马上出现过度的哭叫、吵闹,或出现淡漠、退缩等表现。
诊断依据
依据每次分离时患儿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或因害怕离别而不想上学,甚至拒绝上学;离别时、离别后出现哭喊、发脾气或淡漠、退缩等过度的情绪反应;会反复做与离别相关的梦,并因此难以入睡。并可对患儿进行量表评估,如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分离性焦虑量表和分离性焦虑评估量表儿童版等,评分结果符合分离性焦虑症的特征即可协助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不常见。小儿分离性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1%-5.1%,3-5岁儿童的患病率最高[1]。
是否可以治愈?
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生活。
是否遗传?
有遗传性[1]。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宝妈上班后,宝宝在家不怎么喝奶,想咨询改善方法。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37
宝宝快满6个月,准备添加辅食,不知道怎么选;同时宝宝晚上只认妈妈,尝试了姥姥瓶喂但效果不佳,想了解如何帮助宝宝适应分离。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47
6月龄宝宝纯母乳喂养,每2小时喂一次奶,妈妈即将上班,担心宝宝分离焦虑,求建议。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26
文章 小儿分离性焦虑症:症状、诊断和日常支持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小儿分离性焦虑症的治疗策略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上海小儿分离性焦虑症专业治疗机构推荐


生物医疗创新站

申永辉
主治医师
临床心理科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叶萌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颜峰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