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

别名:老年期抑郁障碍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老年抑郁症概述
  • 发生于60岁以上特定人群的老年精神障碍疾病
  • 症状为情感低落、兴趣缺乏、自我评价过低等
  • 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简介

老年期抑郁症是指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以情感低落、兴趣缺乏、言语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期抑郁相关症候群。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老年期抑郁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因为发病年龄的关系,临床症状与治疗有其特点,与老年人群自身躯体疾病、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故单独出来。通常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一般患者可以消除相关症状,恢复正常生活,但容易复发。

症状表现: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焦虑、兴趣缺乏、言语减少、记忆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等,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精神运动性抑制、躯体疾病(疼痛综合征、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较多等症状。

  1. 焦虑、抑郁和激越的混合状态:老年患者对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常用“没用、没意思”或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常否认或掩饰心情不佳,甚至强装笑脸;
  2. 兴趣索然:患者不能体验乐趣;
  3. 精力下降:主观上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重者终日卧床事事需人扶持;
  4. 自我评价低:患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自罪,绝望感和罪恶感,但一般不表述;
  5. 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人常不明确表达,如可能说“打一针让我死吧”,却否认有自杀念头;
  6. 心境昼夜节律改变:患者心境昼重夜轻;
  7. 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并且总伴有集体的某些改变,如食欲减退口干便秘等;
  8. 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抑郁常见记忆减退,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和判断力下降,又被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诊断依据:

根据症状,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及心理学量表测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老年抑郁量表、Cornel痴呆抑郁量表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目前尚无独立的老年抑郁症诊断分类,可根据DSM-5ICD-10相应的抑郁症诊断标准,进行识别和诊断。

老年抑郁症有哪些类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是。本病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人抑郁症检出率高达10%,我国老年抑郁症的患病人数和比例在不断增长[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该病通过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可以治愈,但易复发。

是否遗传?

有,本病与家族史有密切关系,遗传因素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是否医保范围?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