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这3种原因导致了你的手麻,但一定先要明确诊断再治疗

这3种原因导致了你的手麻,但一定先要明确诊断再治疗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手麻的这个话题。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听到好多人,说他有过手麻的经历,比如说有的人说他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手麻,有的人说他平时就一只手麻,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指头麻,有的人说他是两个指头麻,有的人说他全手都麻。

 

这个症状其实在我们骨科比较常见的,那就是因为颈椎引起的问题比较多见一些,比如说颈椎病,椎间盘的突出,或者是因为椎体的错位,旋转错位这方面原因导致的,压迫到了我们的神经,就管我们上臂和我们手的这个神经,会导致我们的手麻。

 

 

那这种手麻一般不是全手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两个指头,或者一个指头的麻木,全手麻的也有,但有一种就是叫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这种疾病,在我们颈部这块,有我们的斜角肌和胸小肌,因为这些肌肉压迫了整个通到上臂的、上肢的这些所有的神经,导致的全手麻当然它也有胳膊的症状。有的人还有手凉手胀的这些症状。

 

当然还有一种全手麻的,可能跟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血糖特别高的人,很多年之后,他的末梢神经会出现一定的病变,最后出现了这个四肢麻木的情况,但它一般多见于双侧手,或者两个脚也会有症状。

 

那还有一种少见的就是说我们颅内的疾病,就是我们脑出血脑梗脑肿瘤这种疾病,最后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然后导致的手麻,这种一般也是见于整个手。

 

 

所以说颈椎引起的一般是手指、单个或者两个,这种手指的麻木多见一些。如果是因为系统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这种,引起的是全手的多一些,还有就是如果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子的问题引起的也是一侧的肢体麻木,包括有可能他腿也麻。

 

所以说这个要加以鉴别,当然颈椎引起的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多的,平常我们在门诊多见的就是颈椎引起的手麻,这种手麻治疗起来首先要明确他的诊断。

 

可能要拍磁共振、CT,去看一下是哪个椎间盘突出了,压迫到了他的手上这个神经了,或者是上臂胳膊上的这些肌肉,哪一块卡压到这个神经,导致的麻木。需要去针对的治疗、专业的治疗。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后天性癫疯病是怎么得来的?

后天性癫痫,即并非由遗传因素直接导致的癫痫,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脑部损伤是后天性癫痫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当头部遭受外伤,如严重的车祸、跌倒撞击等,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形成瘢痕组织。这些瘢痕组织会干扰大脑正常的神经信号传导,引发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诱发癫痫发作。此外,脑部的手术、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也都可能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增加癫痫的发病风险。 中毒因素也不容忽视。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如铅、汞、一氧化碳等,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这些有毒物质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 代谢性疾病也可能与后天性癫痫的发生有关。例如,低血糖、低血钙、尿毒症等代谢紊乱状态,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能量供应和离子平衡,使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发生改变,容易诱发癫痫发作。 另外,一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脓肿、脑囊虫病等,病原体在脑部繁殖和生长,会引起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损伤,破坏大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癫痫。 了解后天性癫痫的致病因素,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癫痫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明确病因也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毛娟

主治医师

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

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脑脊液:大脑健康的“晴雨表”

孩子生病,医生有时会提到脑脊液检查,很多家长对此感到陌生又担忧。脑脊液究竟是什么?检查它有什么用?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脑脊液是什么? 脑脊液是充满在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总量大概在100 - 150ml ,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它就像大脑和脊髓的“专属泳池”,轻柔包裹着中枢神经系统,起到缓冲、保护、营养神经组织以及维持颅内正常压力的作用。脑脊液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吸收的动态平衡中,时刻维持着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为什么要检查儿童脑脊液? 当孩子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检查脑脊液能帮医生揪出背后的病因。比如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像脑膜炎、脑炎),不同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脑脊液的成分和性质会有特定变化,医生借此判断感染类型,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此外,对于脑部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某些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脊液检查也能提供关键诊断线索,帮助医生了解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 脑脊液检查查什么? • 常规检查:主要看脑脊液的颜色、透明度、压力和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在儿童时期约为70 - 180mmH₂O 。若脑脊液呈浑浊或脓性,可能是细菌感染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压力升高,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与感染、肿瘤占位等有关;白细胞计数增多,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常是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则可能是病毒感染。 • 生化检查: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和氯化物含量。蛋白质含量增高,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格林 - 巴利综合征等;葡萄糖含量降低,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时较为明显;氯化物降低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这些指标综合起来,能为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病原学检查:通过涂片、培养、核酸检测等方法查找病原体。比如涂片染色查找细菌,培养可以确定具体病原菌种类,核酸检测能快速检测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体的核酸,帮助明确感染源。 • 特殊检查:针对某些特殊疾病,还会进行特定项目检测,像怀疑多发性硬化时,检测脑脊液中的寡克隆区带;排查神经梅毒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等。 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脑脊液一般通过腰椎穿刺获取。穿刺时孩子侧卧,医生在局部麻醉后,用细针从腰椎间隙刺入抽取少量脑脊液。术前要安抚好孩子情绪,排空大小便;术后孩子需去枕平卧4 - 6小时,防止低颅压头痛,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虽然腰椎穿刺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低颅压等,但在专业医生规范操作下,安全性较高,家长不用过度担心。 脑脊液检查对诊断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意义重大,能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让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刘盼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一、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1、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风险较高,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2、中风:糖尿病患者中风的风险也较高。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肾脏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5、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感觉异常、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6、足部并发症:如足部溃疡、感染,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虽然较少见,但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需要紧急治疗。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以及定期进行眼科、足部和肾功能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至关重要。 二、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胰岛素治疗和代谢手术。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的调整 ⑴饮食控制:采用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⑵增加体力活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⑶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习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通过增加肠促胰岛素的水平来降低血糖。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通过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降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通过模拟人体内的肠促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同时有助于减重。 3、胰岛素治疗 对于那些口服药物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如急性并发症、手术、妊娠等),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4、代谢手术 对于BMI≥32.5 kg/m²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BMI在27.5 kg/m²至32.5 kg/m²之间且伴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代谢手术(如胃旁路手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甚至可能实现糖尿病的缓解。 5、定期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足部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干预。 每位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其个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并发症等)由医生个性化制定。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还包括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刘梦雅

主治医师

庐江县盛桥中心卫生院

7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西格列他唑单药治疗与西格列汀作为活性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双盲、III期试验(CMAS)

测试houyue8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泛激动剂Chiglitaz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测试houyue8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项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中国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添加Chiglitaz

测试houyue8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达格列净的作用及服用方法

达格列净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口服降糖药物,属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以下是关于达格列净的作用及服用方法的详细信息: 作用机制 达格列净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减少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促进尿糖的排泄。此外,它还可以减少钠的重吸收,增加钠向远端小管的输送。这些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并在某些情况下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适应症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可以作为单药治疗,或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它常与盐酸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联合使用,特别是在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心力衰竭: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达格列净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用法用量 初始剂量: 推荐为5mg,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 剂量调整: 如果患者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且耐受5mg每日一次,剂量可增加至10mg,每日一次。 特殊人群: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低血压患者以及正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在服用前应评估血容量状态和肾功能情况。 注意事项 多尿作用: 达格列净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能导致多尿,因此建议患者多喝水,以避免肾功能紊乱。 感染风险: 服用达格列净可能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的风险,患者应适量增加饮水,保持外阴清洁。 肾功能不全: 重度肾损害(eGFR低于25ml/min/1.73m²)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但如果能耐受,可继续服用直至透析。 低血糖: 由于达格列净可能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刘兴东

主任医师

长沙市中医医院

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建议

饮食管理是2型糖尿病(T2DM)综合管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控制不仅有助于血糖的稳定,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结合最的研究进展和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为2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份详尽的饮食建议。 一、均衡膳食 1.食物多样化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膳食原则,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膳食营养均衡。食物种类应多样化,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肉、禽肉、蛋类、奶类、豆类及坚果等,每种食物都要适量摄入。 2.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目标,以维持适宜体重。减少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能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 二、优选食物种类 1.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选择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以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保持血糖稳定。 2.优质蛋白质 保证适量的高质量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蛋、奶、豆类等。同时,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摄入,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3.蔬菜和水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选择低糖、高纤维的品种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三、限制不良食物 1.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 尽量避免摄入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甜饮料、白面包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 2.高脂肪食物 限制高脂肪、高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油炸食 品、奶酪等。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坚果、鱼类、橄榄油等。 四、饮食细节管理 1.主食选择 主食应优先选择全谷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红薯等。这些食物能够提供持续的能量释放,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2.蛋白质摄入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建议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低脂的肉类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3.蔬菜搭配 蔬菜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选择多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如青菜、西兰花、胡萝卜等,以确保摄入各种营养成分 4.零食管理 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小食品作为零食如一片全麦面包、一把坚果等。控制零食的摄入量,以免影响正餐的摄入。5.水分平衡保持水分平衡,每天适量饮水,避免脱水。限制含糖饮料、酒精的摄入,以减少血糖波动。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可以适当喝一些无糖 茶饮,如绿茶、乌龙茶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控制盐摄入量 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应减少盐的使用,并选择低盐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2.个性化饮食计划 与医生和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不同,因此饮食计划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3.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饮食对血糖的影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遵循本指南,结合个体情况,合理搭配饮食 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代谢状况、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请注意,饮食管理仅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患者还需关注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等方面,以实现全面达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进行个性化调整。

曾令飞

主治医师

武汉太康医院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2型、妊娠糖尿病等类型。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预防需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陶亮

主治医师

宁武县医疗集团西马坊乡卫生院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国内首创,原研之光|新一代超长效人源GLP-1RA苏帕鲁肽再添热点话题,闪耀CSE!

CSE 2023 2023年12月6-9日,一年一度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 2023)在青岛隆重召开。作为我国内分泌代谢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年度学术活动之一,CSE公布了多项新型降糖药物的研究进展。其中正在引领一场新的医药革命的GLP-1类药物成为临床讨论热点,本次大会也专门开设了“人源长效GLP-1RA热点话题讨论”环节,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忠艳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铭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庆华教授担任会议讲者,共同就苏帕鲁肽临床价值及GLP-1RA领域展开精彩讨论。 分子结构优势助力临床价值转化,苏帕鲁肽作为新一代超长效人源G LP-1RA 前景广阔! 苏帕鲁肽发明人王庆华教授在大会中阐释了新一代超长效人源GLP-1RA苏帕鲁肽的分子结构优势。苏帕鲁肽是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天然铰链区将GLP-1与重链IgG2 Fc段结合,形成融合蛋白的分子结构。首先,铰链设计增加了GLP-1与GLP-1受体的结合力,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延长作用时间。其次,因为肾脏是多肽类药物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重链IgG2 Fc段设计增加了整体药物的分子量,有效减缓了体内代谢,平均半衰期可长达204小时。最后,IgG2 Fc段免疫原性更低,这也保证了苏帕鲁肽的安全耐受性良好。最终,凭借着独特的分子结构,苏帕鲁肽在本次公布的两项三期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表现。同时,苏帕鲁肽无需滴定,一步即可完成自动注射,给药方式的改良体现了银诺医药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的研发理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操作便捷性。 苏帕鲁肽强效降糖,整体耐受性好,适度减重且改善中心性肥胖,是适宜我国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改善代谢的理想选择。 刘铭教授带来了主题为“苏帕鲁肽2型糖尿病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的精彩学术报告,帮助业内同道更加深入了解这一创新药物。现将报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苏帕鲁肽强效降糖,单药治疗 HbA1c降幅高达2.2%,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降幅高达1.8% 据刘铭教授介绍,苏帕鲁肽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显示出强大的降糖效果。首先,在苏帕鲁肽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SUPER-1, NCT04994288)中,患者分别接受苏帕鲁肽1 mg、苏帕鲁肽3 mg或安慰剂。结果显示,经过24周治疗,苏帕鲁肽3 mg组的HbA1c相比基线下降了2.2%,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安慰剂组相较基线下降0.47%)(P<0.001),降幅接近安慰剂组5倍。 其次,在苏帕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SUPER-2,NCT04998032)中,将二甲双胍治疗后控制不佳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了两组,分别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接受每周一次剂量的苏帕鲁肽3 mg或安慰剂。结果显示,苏帕鲁肽3 mg组治疗后,在第24周HbA1c相比基线下降了1.8%,与安慰剂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P<0.001)。 苏帕鲁肽起效快、无需剂量滴定,4周后HbA1c快速下降1%左右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苏帕鲁肽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起效迅速,给药4周后HbA1c降幅即达1%左右:SUPER-1研究中苏帕鲁肽3 mg组给药第四周HbA1c降幅为1.1%,安慰剂组仅为0.3%;SUPER-2研究中苏帕鲁肽3 mg联合二甲双胍组给药第四周HbA1c降幅为0.9%,而安慰剂组(二甲双胍)则为0.4%。既往研究提示,尽早改善血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梗风险。所以,早期强化降糖治疗策略在临床中被广泛采用,而这两项研究显现出的可喜结果无疑为未来的临床探索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苏帕鲁肽整体耐受性佳,适宜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 在代谢控制方面,苏帕鲁肽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增强饮食刺激的胰岛素和C-肽分泌,提升β细胞功能。2项Ⅲ期临床52周安全性数据显示,苏帕鲁肽安全性良好,耐受性佳,无II级及以上低血糖发生,而恶心、呕吐等最容易让患者自行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对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在降低体重方面, SUPER-2研究提示,苏帕鲁肽3mg联合二甲双胍组给药24周后,患者体重较基线降低近4%,腰围较基线减少近3cm(P值均<0.05),该结果无疑为苏帕鲁肽未来用于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人群治疗提供了循证基础。首先,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强调健康减重,不可以盲目减重、过度减重,不然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免疫力下降、胃肠炎、厌食症、内分泌失调、脱发等,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其次,中心型肥胖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肥胖类型,男性腰围大于90cm或女性腰围大于85cm即可判定为成人中心型肥胖。苏帕鲁肽适度减重且改善中心性肥胖的特征,非常适宜我国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此外,多数患者减重的同时希望不要减少肌肉。一项苏帕鲁肽临床前研究显示,苏帕鲁肽显著减轻体重,主要通过减少机体白色脂肪和内脏脂肪,改善脂肪肝,但不减少棕色脂肪和肌肉量,有潜力实现 “减脂不减肌 ”! 十年磨一剑,国内原研超长效G LP-1RA 将为我国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严励教授赞誉发明人王庆华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高度评价了此项我国学术界成功医学转化的成果,并指出基于目前我国降糖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苏帕鲁肽这一质优便捷的全新选择将填补临床空白,促进我国糖尿病诊疗事业进一步发展。单忠艳教授总结道:银诺医药研发的苏帕鲁肽是一种新型的人源超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已在两项Ⅲ期研究中获得超过110个研究中心和超过1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支持。其分子结构优势有望填补治疗领域的空白,具有强效、快速降糖和高安全性的特点,临床应用前景广泛,无需剂量滴定。此外,苏帕鲁肽在减重和改善代谢等多方面带来益处,符合指南推荐标准,临床前研究显示其能减脂不减肌。期待苏帕鲁肽成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人源化超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选择,同时也在开发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适应证,以造福更多的代谢病患者。

学术小助手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头部持续疼痛三四周,感觉有筋在扯着,疑似颈椎问题,寻求医生的帮助。患者信息:未知。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17

医生建议: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建议进行头颅核磁共振和颈椎CT检查以确认诊断。治疗上可以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并注意休息和颈部保暖。同时,需要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眠习惯。

候继业

主治医师

定边县中医院

查看详情

30岁女性,颈椎不适,经常头疼,想知道如何缓解症状?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患有颈椎病,引起了头痛等症状。建议您使用颈椎按摩枕来缓解不适,但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休息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可以结合物理治疗和适当的运动来改善颈椎健康。如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陈和民

主治医师

莲花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颈椎不适,想用加热盐袋自我治疗,是否可行?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对于颈椎病,使用加热盐袋可以缓解疼痛和僵硬,但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频率。同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适当进行颈部按摩和伸展运动也能有效缓解症状。定期进行颈椎检查和接受专业的物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江海杰

主治医师

祁门县中医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